个个牌子,脸色古怪到了极点:
“老爷,您说的没错,这些生意大多是新马商行所做,难不成这李氏牙行也有通天的门路?”
说话间,温诚若有所思地看向身旁的老爷,其中意味明显。
“我并不知此事,是请帖送来后,咱才知道李武开店了。”
“那小人就不知道了。”
朱元璋看了看四周,屋内已经摆上了几张长桌,不少人坐在那里谈天说地,气氛喜庆。
他又看了看通向后院的道路,
能看到后院摆上了一个个大桌子,
李武正双手夹着两张板凳,抱着一个大筐忙前忙后,满头大汗。
“去,把李武叫出来,
小店开业,掌柜不在前台躲在后院,成何体统。”
温诚连忙点头,窜了过去。
在他离开后,两名护卫立刻上前,警惕地盯着四周。
这等情形让跟随而来的陈老爷面露震惊。
那两名护卫手掌粗大,上面全是老茧,裸露在外的半个手腕还有几道伤疤,一看就不是好惹的。
他站在原地,迟迟没敢上前,在心里来回嘀咕:
“这人是谁?莫非是中城哪家商行的掌柜?怎么如此大的排场?”
不多时,掌柜李武急匆匆地从后院跑了出来。
他身上也穿着李氏牙行的衣裳,只不过破破烂烂,被洗得发白,一看就是原本的衣裳。
他一眼就看到了站在柜台前之人,眼睛都亮了起来,连喊带叫地窜了过来:
“李老爷!您来了!”
见到他,朱元璋终于露出了笑容,上下打量一番,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
“不错,一年未见都已经成了掌柜。”
李武站在原地嘿嘿直笑,不停地挠着头:
“李老爷,这一年忙,赚了些小钱,这才盘算着开个小店面,以后生意也好做。”
朱元璋频频点头:
“你人能干,是个赚钱吃苦的好手,
但以后就是掌柜了,要做掌柜应该做的事。
看看外面,这么多人前来围观,你总要接待一二。
不论能不能做成生意,多认识一些人也是极好,
等你日后发达了,凭借这一面之缘,就能做出不少生意。”
李武听得很认真,脸色来回变换,有些局促,又有些拘谨。
他自问不是当掌柜的材料,也不知该做什么,
这么一说.他觉得十分有道理。
“李老爷,您说得对,是我太蠢笨了,不知该干什么,我这就去门口。”
“嗯”
朱元璋笑着点了点头,轻轻挥手。
一旁的温诚上前一步,将手中木盒放在身前:
“李掌柜,接礼吧。”
李武愣在当场,看向朱元璋:
“李老爷,您人来小人就已经万分感激,怎么还带礼物。”
“哈哈哈哈。”朱元璋大笑出声:
“乡里田间但逢喜事还要拿一块肉,
在应天城中,怎可忽视礼数,
拿着,用得上。”
几次劝说,礼物这才战战兢兢地接过木盒,入手感觉沉甸甸的。
“李老爷,这东西这么重,太贵重了。”
“不贵重,打开看看。”
“好。”
李武将木盒放在柜台上,将其打开,眼睛略有瞪大。
一旁的掌柜们也凑了过来,踮脚查看,看看是什么礼物。
朱元璋上前,沉声道:
“做生意最重要的便是账。
账做好了,哪些生意该做,哪些生意不该做,一目了然。
这是一套记账账册与文房用具,你正好可以拿来用。
下面还有一本应天商行用来培训账房与伙计的账目,你可以照着学。”
此话一出,原本喧闹的屋子有了一瞬间的沉寂。
原本在后方看个热闹的掌柜们一下子就涌了上来,踮着脚看着木箱里的东西
仅仅是一眼,他们就知道,这东西货真价实。
摆出来的几本账册上都印有大字,
收支账目、货物明细、往来账款、车马损耗等等,详细无比。
一旁还有紫毫毛笔、松烟墨锭、青铜镇纸,
镇纸上还刻有“诚信为本”四字,一看就十分贵重。
陈老爷目光死死盯着盒子里最后的那一本,上面印有“应天商行收支录”几个大字,面露垂涎。
如今京中掌柜都知道应天商行做账冠绝天下,
从账目入手反而能完善商行经营,但此法向来隐秘,从不曾外流。
就连离开商行的伙计账房都被官府严令禁止传播。
如今怎么出现在这?
李武是城中车夫,对于消息最是灵通,也知道此事重要,连忙瞪大眼睛开口:
“李老爷,这使不得啊,要是被官府发现了,可是要抓人的。”
李武作势就要手忙脚乱地将名册装回去,
朱元璋上前一步按住了他的手,给了他一个放心的眼神:
“放心,我说无事就无事,安心拿着好好学,
若是有不懂的地方,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