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夫子、密信
同一条船上的甄英娘也在小小的舱房里数着还有几日到家,从舷窗往外看着漆黑流动的江水,高兴得睡不着觉。
运送贡品的船只回程少了许多东西,船上的空房间多,朝雨单住一间,封氏和甄英娘住一间。
甄英娘看了一会儿窗外,就回到床上,依偎在母亲怀里。封氏爱怜地搂着女儿,心满意足,她又和甄英娘说起未来的打算:“等回了扬州,先去见了你石姨母,她对娘帮助颇多。再回一趟你外祖父家,顺道打听你爹在哪座道观里。娘气他恨他,但他对你的疼爱不比为娘的少,既然找着你了,无论如何也要知会他一声。”
“之后咱们娘儿俩就安心在扬州,做做绣活足够养活我们了。等过几年,看你的意愿,或招婿或嫁人,看着你好好的过日子,娘就高兴。”这话甄英娘听过不知多少遍了,她也不嫌烦,绽开笑脸,道:“我都听娘的。”
船行几日,春纤和隔壁舱房的甄英娘、朝雨两个年龄相似的姑娘混了个脸熟,互相聊起来,才知道彼此算是熟人。
朝雨惊得张大嘴巴:“才半年的功夫,明娘子就成了林大人的儿媳妇了?“黛玉得知嫂子在微末之时仍然想方设法地帮助封氏,对嫂子更多了一分钦佩。
船上的日子无聊得很,既然有了这层关系,朝雨和甄英娘就时不时去黛玉房中,大家一起说说笑笑。
甄英娘看着黛玉看书写字,思及自己会的字还不大全,不免露出几分羡慕,主动凑上前去替黛玉递书铺纸。
黛玉见她有心向学,促狭笑道:“你若不嫌弃年龄小,叫我一声夫子,我教你读书认字,如何?”
甄英娘喜得不知如何是好,当即便认了夫子。船上几十天一晃而过。扬州这边,才十月初,明瑶华就派下人去码头守着,小轿马车一应俱全。
漱玉轩也重新收拾过了,内里摆设都是明瑶华亲自去库房里挑的,几乎一日往漱玉轩跑三回。
这股子热切劲儿,看得明甫光酸溜溜地,问她:“我还是你最爱的弟弟吗?”
明瑶华笑道:“傻孩子,你当然是我最爱的弟弟。”明甫光刚露出一个笑脸,明瑶华就继续笑道:“黛玉是我最爱的妹妹。明甫光嘀咕道:“还没见过面呢,就妹妹妹妹的叫起来了。”他也不是不喜欢老师的女儿、他的小师妹,只是姐姐这样,也太过了吧。比对他都要上心了。
明瑶华笑而不语,径自开心忙碌去了。
下人们守了近十天,直到初十这日,才远远看到一队船只向码头驶来,忙派人回府里禀告。
明瑶华喜得站起身,欲要亲自去一趟码头,林明霁刚从盐运衙门韩师爷处回来,拦住她道:“码头风大,你在家里,我去就行了。你派人去衙门告诉父亲一声,妹妹回来了。”
不等明瑶华提出反对,林明霁就带上明甫光一起去了码头。船只靠岸,黛玉在船上略等了等,就看到林管家领着兄长和父亲的弟子来了。
黛玉小心觑着兄长的模样,身形挺拔,气度沉稳,容貌卓绝,再看父亲的弟子,亦是一副难得的好模样,脸上带着笑,口中呼她为“小师妹”。几人互相见过礼,黛玉就上了小轿,出了渡口再换马车,一路往家中驶去。黛玉回到家,见到熟悉的宅院,已然难掩激动,等见到堂中的父亲鬓边染霜,禁不住父女相拥哭了一场。
这是人之常情,劝也无用,林明霁静默旁观,等二人情绪稍缓,才和声劝解。
黛玉擦去泪水,对着明瑶华福了福身,口呼嫂子。她好奇地看着这位嫂子,只看容貌,站在兄长身边毫不逊色,再结合嫂子的行事为人,竞是凤姐姐也及不上嫂子。
明瑶华亦是悄悄观望她,虽然年纪尚小,已然显露出令人惊艳的美貌,这股美貌又有书卷气的调和,让她愈发如高山明月,人只可远观而无法靠近。她初见黛玉,面上矜持地笑道:“妹妹一路舟车劳顿,不如先回房梳洗,松泛松泛,等休息好了,咱们一家人有的是时间说话。”黛玉坐了一个多月的船,确实疲累,脚踏在地上还有些不适应。她谢过嫂子的好意,先回了院子。
晚上一家人用了晚饭。
饭后,林如海连连问了黛玉在贾家过得可好,问了黛玉的学业等。黛玉只笑着说一切都好,学业也不曾懈怠。明瑶华暗叹,林妹妹还是心心软。
见到了世外仙姝的风姿,深夜入睡前,明瑶华突然对林明霁感叹了一句:“要是有机会能和妹妹同榻而眠就好了。”林明霁不解明瑶华对黛玉的喜爱从何而来,禁不住和明甫光一样发出酸溜溜的疑问:“你和妹妹同榻而眠,那我算什么?”明瑶华忙笑着安抚道:“我只是说说嘛,妹妹是妹妹,你才是我的至亲至爱。”
明瑶华惯来会说一些教人听了面红耳赤的话,林明霁耳根发热,反复品味,心脏为这句话激动地跳着。
次日早上,明瑶华去小花厅用早膳前,和清风道:“你去漱玉轩看看大小姐起了没,若是已经起了,且还未用早膳,便请她过来和我一起用早膳。”清风应声而去。
黛玉带着紫鹃和雪雁来时,只见她一人坐着,屋内只有服侍的丫鬟,不由问道:“嫂子,怎么不见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