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赴宴之前
何掌柜道:“柳小姐如今是千总太太了。”明瑶华和黛玉皆露出一点意外之色,但两人都同样聪慧,稍稍一想就猜到是为何。
柳妙茵的夫家单家是漕运上的官儿,且当初平昌郡主提醒了她们一句话,想来单家和权贵、盐商有利益勾结是差不了的。虽然不知沉盐案单家是否从中插一脚,但几家盐商都被抄家流放了,柳家和单家就得长久地少一笔入账,而打这样一整套首饰得耗费三个月到八个月不等的时间,对得上柳家和单家的情形。
黛玉接过明瑶华手上的首饰图册,将这套累丝蝴蝶花卉的头面一件件看了,问道:“何掌柜,这套头面一共价值多少银子?”何掌柜误以为黛玉有意买下这套头面,笑着回道:“一共是六千八百两银子,小姐若是看上,只需六千两银子便得了。”黛玉顺手将册子放在桌面,道:“我看这上头誓刻的纹样虽然是常见的花蝶图样,但细节处颇为别致,当初画图纸时单太太可是提了她的想法的?”“小姐说的正是,单太太折腾了八次,才将首饰画稿定下。“提到画稿,何掌柜便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但碍于这是在主顾面前,不好抱怨别的客人,只能忍下等回去再和银楼里的女伙计们发泄怨气。
黛玉微微笑道:“既然这样,这套首饰我家却不好买下了。不只我家,扬州城内买得起这套首饰的人家,或是不愿买别人定的首饰,或是不敢买,担心戴出去被单太太看到了闹出不快。”
细算算,扬州买得起几千两首饰的,除了官家女眷就是富户,官员女眷买整套首饰多是为了给女儿置办嫁妆,当家太太少有买几千两成套首饰的一一这是黛玉回扬州后去各家赴宴观察出来的一一官太太给女儿置办嫁妆哪儿有买别人不要的首饰的理儿,这个意头就很不好。
而富户买了,哪日佩戴出去被单太太看到,记恨在心,岂不是白给自家招事。
黛玉没有说出来,除非何掌柜瞒下这套头面是别的顾客定制又不要的,但扬州不大不小,即便卖出去了,也有事发的一日。何掌柜脸庞染上愁色,她一是想快些卖出这套首饰,二是想讨好林家,才提起这桩事。
不曾想内里还有这个隐患。
到底是她接触的官员太太少了些,没想到这点,也幸好有林家小姐点明,不然她得罪了人还不知道。
绮罗绣坊的绣娘给何掌柜出主意:“不如将这套头面送去其他州府的店铺,不在扬州,也就没有那么多忌讳了。”绮罗绣坊偶有这样的事儿,客人下了定金,衣裳做好了却不要了,便会将衣裳运到其他府城的成衣铺子里卖出去。
在主顾家里不能唉声叹气,不能愁眉苦脸,何掌柜脸上恢复了笑意,道:“这正是我为难的地方,银楼东家做的是别的生意,只在扬州开了一家铺子。若是这套首饰无法卖出去,也不能说是砸在手里,金子和宝石还是很值钱的,但比起东西,银楼东家更想要白花花的银子。银楼东家正是年年给林家送各类土仪的滇南盐商,只不过何掌柜和黛玉姑嫂二人目前皆不清楚罢了。
黛玉回家后才接触了管家算账、与外头铺子的管事交接买卖等事,对于商贾之事实在是不大通的。
她帮着想了一会儿,想不出什么可行的法子,看到明瑶华含笑看着她,便问道:“嫂子,你是不是有什么好法子?"明瑶华先问道:“何掌柜此前没遇到这类事吗?″
何掌柜老实道:“有过两次,客人定了价值一二百两银子的宝石花簪,嵌珠金镯,做好后客人说不要了,我就将簪子镯子摆在银楼里,没半个月就卖出去了。”
琳琅银楼的顾客多是扬州城内的中下官员、有钱富户,似林家这样的门槛,往日她是踏不进来的。
也是琳琅银楼运气好,被黛玉一眼看到并记下店名,才有了进入林家的机会。
明瑶华腰有点酸,换了个舒服的姿势,才笑道:“六七千两银子不是小数目,但这套首饰既然已经做出来了,也并不是你的过错,你将这事原原本本地告诉银楼东家便可。银楼东家虽然只在扬州有一间铺子,焉知他没有认识其他做珠宝首饰买卖的商人?"<2
银楼东家的人脉比何掌柜的人脉广,或是请托其他珠宝商帮忙寄卖,或者有其他用途,或是费些功夫将宝石拆下来、金子融了重新打造首饰都可以。“唉呀,是我糊涂了。“何掌柜轻轻拍了一下额头,感激道,“多亏了奶奶和小姐提醒,不然我还不知道要粘上什么麻烦事。”旬假过后,林明霁回到府学,于学业上越发用功起来,对夫子布置的功课花了十二分心思雕琢,寝舍桌案上也多了些林如海托人收集来的各省乡试解元的文章,还有抄录的朝廷邸报。
林明霁和周、沈二人同进同出,吃饭和上课都在一处,林明霁自己努力,还督促两个同窗一道刻苦进学,周从宜叫苦道:“不需要如此着急吧,曲训导也只要求我们能写出八股文的结构,会破题便可,不需要写出一整篇引经据典的文章。还有策论,如何御虏,如何治河,夫子课堂之上才开始讲,你就自己找来书籍文章练习写策论了!”
林明霁没有强硬要求他一起上进,但沈文石已经跟着林明霁的脚步前进了,他不想被抛下,也跟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