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打脸、卖婆
明瑶华当众点明说话者的身份,甄太太有一瞬间的心虚,随即挺直腰板,道:“怎么,我哪句说错了?”
明瑶华给她扣帽子,道:“甄太太定然是以己度人,才能说出女儿无用这样的话。原来甄太太一出世,就被父母长辈嫌弃是个没用的东西。不只如此,想必您嫁给甄副使之后,也是个不孝顺长辈、不教育子女、不打理家事的无用愚妇,甄副使娶了您这个无用之人,还真是家门不幸啊。”说得真狠啊,不孝、不慈、懒惰,这三个罪名压上去,甄太太不说出个一二三四证明清白,往后她就成扬州城的笑话了。众人的目光都转到甄太太身上,只见甄太太脸皮紫胀,坐不安稳,怒道:“不过是好意提醒你一句罢了,你就凭空污蔑长辈,这就是林家的待客规矩吗?明瑶华佯装不解道:“甄太太这是什么话,我如何污蔑你了?”“我、我"甄太太气得一口气没顺下来,磕巴了下才搬出力证:“我公婆亡故之时,我为公婆守丧,丧仪皆是由我打点!”不错,为长辈守丧是实打实的孝顺,一些上了年纪的太太认可这话。好姐儿不哭不闹,眼睛骨碌碌地转,明瑶华将女儿交给奶娘抱回去,而后冷声道:“原来您为公婆守过丧,自认是孝顺之人,在座的各位夫人里也有许多是为长辈守过丧的,自然也是孝顺之人。既然您和这些夫人都是女儿身,都是孝顺之人,怎么甄太太却说女儿无用?莫非是蓄意羞辱林家来了?”“我不是,我,我就是一番好意。"甄太太脑子转不过来,找不出话反驳。看热闹的众人顿时反应过来,不仅今日宴会的小主人是女儿,她们也是女儿,说谁无用呢?
甚至有些年轻太太奶奶,和明瑶华一样只得了一个女儿的,不由代入到自己身上,瞬间怒火点燃,说话直揭甄太太的老底,一唱一和地演起来。“甄太太,您家里倒是有个继承家业的甄少爷,不过去年中秋我听人说甄少爷在应天府学殴打同窗,您怎么也不好好管管甄少爷呢?”“管也来不及了,甄少爷已经被应天府学除名了。”“怎会如此,甄家可是金陵大户?”
“应天府学冒着得罪甄家的风险也要除名甄少爷,当然是因为甄少爷做了些不该有的勾当。”
“到底是什么勾当,甄太太,你和我们说说吧。”好几个人联合起来,夹着嗓子,说话语气极尽尖酸,带着敌意的目光都聚在甄太太身上,她身边的丫鬟缩着肩膀,恨不得钻到地下躲起来。甄太太敌不过在场的这许多妇人,羞愤之下,以帕掩面,哭着离开了。甄太太走了,明瑶华站出来笑道:“恶客已走,诸位尽可开怀了。我家请了德庆班,有一出《醉打蒋门神》唱得极好,宴席也摆上了,咱们都移步吃酒听戏去。”
这话一出,众人都欢笑起来。
宴席过半,明瑶华终于得空坐下。
戏台子上是一出打戏,众人都将注意力放在戏台上,平昌郡主坐到明瑶华身边,笑道:“你生产第二日,崔二娘也来和我报喜了,说是你晚上发动的时辰和我生福哥儿的时辰差不多,好姐儿的出生时辰和福哥儿的出生时辰差不多,怎么就有这么巧的事?”
明瑶华吃了两块肉脯,两块点心,方笑道:“崔妈妈还真是个机巧的。”崔二娘既知道她和平昌郡主有交情,去平昌郡主家报喜,是奔着又能得一份赏钱去的。
“聪明人总比蠢人好。“这话指的便是甄太太了,不过平昌郡主不想提甄太太坏了兴致,又说起别的事,“我派人去泉州,那些外邦人都是做生意的,问起他们国家有什么书,一个个说出来都不是我想要的书。不过意外发现了别的事。明瑶华低声问道:“别的什么事?”
平昌郡主叹气,“朝廷是禁止私人出海的,可当地有许多船只打着官船的名义装载大量丝绸瓷器往外卖,没人管没人查,也不知道伯父知不知道这些事。明瑶华努力思索大景的海上对外贸易政策,大景并不严格海禁,只是每年出海的船只都有严格把控,都是官船,以彰显国威为主要目的。但是海贸之利巨大,就跟盐引一般,总有人凭着背后有权贵撑腰多支盐额,泉州等港口城市的当地豪族仗着背后有人掩护,官商勾结,打着官船的名义多派船只出海,多一条船就能多百倍的利。因二皇对抗,朝堂之上局势混乱,底下趁这股东风,使劲儿地走私赚钱,也不必去远的地方,只到什么暹罗、波斯转一圈,就能赚得子孙受用不尽的家财书中世界和她曾经世界里真实的历史有误差,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海贸之利动人心,朝廷是禁不了的,若不正面引导,迟早闹出乱子。明瑶华犹豫了一会儿,道:“兰姐姐何不将此事告知皇后娘娘,也不必当成个大事来说,你在信里将打听到的见闻分享与深居宫廷的伯母,其他的,只看天意吧。”
皇后娘娘有心,或是洪熙帝和皇后的夫妻关系尚可,洪熙帝就能从皇后口中得知此事。至于其他的方式,不论是陆同知上奏折告知皇上,还是平昌郡主正儿八经地写信给皇上,都有可能引起帝王莫名其妙的疑心。平昌郡主失笑:“我还在想要不要告知伯父,你就连法子都帮我想好了。”明瑶华笑道:“姐姐心里是想将这事告知圣上的,不然就不会和我说了。”外院,林明霁和交好的几人同坐一席,不免提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