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和他保证:“你长得好看,我给你加十分,等会儿我和我爹说,让他一定收下你跟着他读书。”
不过林明霁根本不需要她说好话,明老爹就收下他了。明瑶华捧着他的脸,在他嘴角亲了一下,道:“你的银子都用来买回宅子了,手头还有银子使吗?”
县城三进的普通宅子,市价要五百多两,买得急,少说也要六百五十两银子。
林明霁最大的财产就是林如海给他的银票和庄子铺子,都在她手里收着。林明霁道:“没了,就剩几两碎银子了。”因买宅子不好在林家账上支银子,他用的是存下来的散碎银子。不过也没事,他几乎没有用钱的地方,去酒楼书肆都是挂公中的账,月底林家账房会统一给钱。<1〕
明瑶华靠在他怀里道:“明日我让人取五百两给你。”林明霁欣然接受,一点儿也没有从女人手里要银子使的不好意思。火
金陵乡试过后,主考官就带着房官们就进入高强度批阅考卷的状态。仅一个月的时间,就要批阅六千份卷子,累极,但也荣耀至极。翰林院侍读学士张静直主考南直隶,每一份写了“荐"字的卷子他都仔细看过,尤其是被各房推荐的策论题。
洪熙帝胸怀大略,若有精于时务的学子,将来入朝为官,必能得到重要。而他这一次攒了资历回去,官职也能往上提一提。贡院内,各考官们批阅卷子临近尾声,早已双眼发蒙,倦怠不已,说话声都少了。
看到文章后半部分字迹潦草的卷子,直接不荐。除非后面好的卷子实在少,才会将这些不荐的卷子重新看过。终于熬到拆开封弥,选出一百三十五名桂榜学子,再从落卷中,选出三十五名副榜学子。
被推举出来的一位同考官躬身道:“张学士,五经魁的名次需您亲自定,还有魁卷批语需您写,定下之后,要尽快送去国子监刊刻发行。”张静直看着几份同样出色的卷子,犹豫不决。火
九月之后,秋高气爽,正是菊花盛放的时节。通判太太递了帖子来,请去赏菊花。
通判太太办的菊花宴,并不在自家府里,而是借用了一个盐商的园子,就在城内,近便得很。
明瑶华问黛玉去不去,黛玉笑道:“我早就得了帖子了,通判家的姐姐前两日就派了丫鬟送信来,说她家在竹园办菊花宴,我回了信说,嫂子去我就去。黛玉在扬州闺阁小姐中颇受欢迎,她在家操持过两次宴会,各家的小姐都和她说过话,认可她的为人。
明瑶华笑道:“那过几日我们一起出门散散心,看看那竹园到底是怎么个模样。”
春秋两季向来是办赏花宴的好时节,不冷不热,百花繁茂。明瑶华兴致勃勃地派人请了琳琅银楼和金翠阁的掌柜带着图样上门。两位掌柜被丫鬟带到漱玉轩,呈上图样后,紫鹃请她们另一处坐下,送上茶水点心。
两位掌柜还是第一次来到林家小姐的院子,抬眼便看到糊窗户用的鲛绡纱、芙蓉石制成的荷花摆件、妆台上的水晶香粉盒、随意搁在首饰匣子里的一又紫玉镯子,这些东西在别的盐商小姐家中也看到过,但在林家看到,另有不同的感受。
思来想去,该是房间另一侧充满书香气息的缘故。哪家小姐会在书案上堆满书的?
看着和公子少爷的书房也差不离了。
一边是笔墨书香,一边是少女香闺,怪道看着和别家小姐的闺房不同。明瑶华和黛玉凑在一起,挑选了好些应景的首饰。到了赴宴这日,明瑶华一身菊花纹样的罗衫罗裙,梳了发髻,插戴首饰,揽镜自照,自觉满意得很。
林明霁暂时不必去府学了,早起打了八段锦,用了早饭,就懒洋洋地躺在摇椅上看她打扮。
明瑶华走过去,敲了敲躺椅扶手,道:“我今天出门,你在家里看着好姐儿。”
不知为什么,这话说出来,明瑶华心中大爽,终于轮到林明霁在家看娃了,继续道:“好姐儿吃了奶,你就陪她玩一会儿。”林明霁道:“难道我还哄不住一个喝奶的小娃娃?你放心出门吧。"<6明瑶华一想也是,而且家里有奶娘,他只需要发挥镇场的作用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