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的王袍,由郑回搀扶着登上台阶。坛下站着各诏的首领,有乌蛮的蒙氏、白蛮的段氏、赵氏,还有穿虎皮裙的施蛮、顺蛮首领。
“南诏王世子寻阁劝,承天命,继大统……”&bp;郑回的声音在山间回荡,惊起一群山雀。寻阁劝望着坛下黑压压的人群,忽然想起父王说过,南诏的江山是六诏合一的,就像苍山十九峰,看着各自独立,实则脉相连。
仪式进行到一半,忽然有探马来报,说吐蕃尚结赞的军队已渡过金沙江,攻破了剑川城(今云南剑川)。坛下顿时一阵骚动,几个与吐蕃素有往来的部落首领脸色变了。
寻阁劝攥紧了腰间的玉带,忽然提高声音:“传我令,段俭魏为兵马大元帅,率羽林军三万,即刻驰援剑川!”&bp;他的声音虽有些发颤,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郑回看着他挺直的脊梁,忽然觉得这二十岁的新王,已有了几分异牟寻年轻时的模样。
剑川城的城墙是用苍山青石砌的,此刻却被吐蕃的投石机砸出了几个缺口。尚结赞骑在一匹纯白的吐蕃马上,看着城头上飘动的南诏旗帜,嘴角噙着冷笑。
“元帅,南诏援军已到二十里外。”&bp;传令兵跪在地上,盔甲上沾着泥。尚结赞把玩着腰间的金带钩,那是去年大乾叛将朱泚送的:“让论颊热带五千骑兵去迎,记住,要‘败’得逼真些。”
段俭魏在马上望着前方的峡谷,两旁是刀削般的崖壁,只有中间一条窄路。他勒住马,对副将道:“此处地势险要,恐有埋伏。”&bp;副将是他的侄子段宗榜,才十七岁,性子最急:“叔父,吐蕃人刚破剑川,定是骄兵,怕他什么?”
正说着,峡谷那头传来喊杀声,吐蕃骑兵漫山遍野地冲过来。段宗榜提枪就要冲,被段俭魏一把拉住:“列阵!”&bp;羽林军迅速排成三列,前排举盾,后排张弓,中间是长矛手。
吐蕃骑兵冲到百步外时,南诏军的箭雨如飞蝗般落下。论颊热在马上中了一箭,栽倒在地&bp;——&bp;那是他故意的,按照尚结赞的吩咐,要引诱南诏军追击。
“追!”&bp;段宗榜喊着,拍马冲了出去。段俭魏想拦已来不及,只得率军跟上。穿过峡谷时,他抬头望了望崖顶,只见上面静悄悄的,只有几只山鹰在盘旋。
刚出峡谷,就听到两侧崖顶传来擂石滚动的巨响。段俭魏心里一沉,喊道:“中计了!快撤!”&bp;但已经晚了,巨石如雨点般砸下,吐蕃骑兵从两侧的山林里涌出来,把南诏军团团围住。
段宗榜的枪挑翻了三个吐蕃兵,却被一支冷箭射穿了左臂。他咬着牙拔箭,血喷了一脸:“叔父,跟他们拼了!”&bp;段俭魏挥刀砍断一根迎面砸来的圆木,喊道:“往东南突围,那里是石宝山,利于步兵周旋!”
激战到黄昏,南诏军折损了一半,才冲出重围。段俭魏靠在一棵松树下喘息,看着满地的尸体,忽然想起年轻时随异牟寻征战,那时的胜仗总比败仗多。段宗榜用布裹着伤口,恨恨道:“若有大乾援军,何至于此!”
段俭魏抬头望着暮色里的石宝山,那山上有座石窟,刻着南诏先王的像。他忽然道:“派人去嶲州,求韦皋出兵。”
韦皋收到南诏求援信时,正在嶲州的节度使府看地图。他今年五十六岁,两鬓已白,却依旧精神矍铄。地图上,南诏与吐蕃的边界用朱砂标着,剑川城的位置已被圈了个红圈。
“南诏新王继位,吐蕃就来犯,倒是会挑时候。”&bp;韦皋对副将说道,“备五千精兵,我要亲自去阳苴咩城。”&bp;副将急道:“节度使,您是一方主帅,岂能轻动?”
韦皋抚着胡须笑了:“异牟寻与我有八拜之交,如今他儿子有难,我岂能坐视?再说,吐蕃想吞并南诏,下一步就是觊觎蜀地,此役不得不打。”
七日后,韦皋的军队抵达阳苴咩城。寻阁劝亲自到城门迎接,两人并辔入城时,街上的百姓夹道欢呼。郑回跟在后面,看着韦皋一身紫袍,腰悬金鱼袋,想起当年他初到南诏时,韦皋还是个小校尉。
宫宴上,寻阁劝举杯道:“韦公,此次若非您驰援,南诏危矣。”&bp;韦皋饮尽杯中酒,酒液顺着胡须滴在衣襟上:“王上放心,我已令嶲州、戎州(今四川宜宾)的兵马从两面夹击吐蕃,尚结赞首尾不能相顾,定会退兵。”
正说着,段俭魏从剑川赶回,身上的甲胄还带着血痕。他跪在殿中,将战况一一禀明,说到段宗榜重伤时,声音哽咽。寻阁劝忙问:“段将军如何了?”&bp;段俭魏道:“已送回拓东城医治,暂无大碍。”
韦皋忽然道:“吐蕃惯用奇兵,我料尚结赞会假意退兵,实则偷袭邓川(今云南洱源)。那里是南诏的粮仓,若被夺去,后果不堪设想。”&bp;郑回点头道:“韦公所言极是,邓川守将是施蛮首领施望欠,此人与吐蕃素有往来,恐不可靠。”
寻阁劝猛地拍案:“传我令,调蒙舍诏(南诏本部)的兵入邓州,换下施望欠!”&bp;他忽然想起父王临终前的话,权力不仅是王冠,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施望欠收到调令时,正在邓川的府衙里与吐蕃使者密谈。使者是个瘦高的吐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