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满脸问号了。
八百人谋反?!
这怎么打?!
要知道当初我也是一切尽在掌握才敢发动玄武门之变的!?
况且还是在有退路的情况下。
我的种,胆子有这么大?!
都快赶上我了!!!
但不过,李世民还是不明白区区八百人,怎么能打?
完全是拿头硬打,送命去啊。
况且,还是在遥远的封地!!!
一个不慎,就能被大唐军队给围攻覆灭啊!!!
就连他自己,来操作此战,也不敢言此战能有胜的概率。
所以说,天策上将李世民现在是一脸的不可置信,脑海里头脑风暴着。
他不相信李宽能赢,因为太太太他娘的匪夷所思了。
就连当初的他,在虎牢之战中,都没有那么神。
毕竟,虽说李世民以三千五名精锐唐军击败窦建德十万大军,并生擒窦建德。
但这一切是建立在虎牢关这个特殊的地形上。
窦建德十万大军在这种地形上,根本发挥不出全部实力来。
只能一波来一波。
故而失败了。
自然,这也不排除李世民在军事上指挥的恐怖。
因为在正常人的情况下,十万大军就算是磨也能磨完三千五的士兵。
其中,李世民虽一时不相信他能赢,但奈何天幕所言,他最终胜了。
因此,也只好先压下难以辩解的复杂情绪。
大理寺狱。
在李世民的吩咐下,日子过着舒服的李承乾,情绪稍微好一些时,看到这一幕的那一刻。
一下子,是一头雾水了,惊呆了下巴。
二弟这个,以八百人起义!?
以八百人在遥远的封地一路攻到长安?!
这是怎么可能的事!!!
他疯了吧!!?
因为只要朝廷的将领不傻,直接派兵包围了封地。
那李宽,是无论如何难以用八百人冲破敌阵。
除非古之项羽重生,带着个个都是一等一的猛将,冲阵!
但恐怕,那不太可能的事。
总而言之,二弟他,是一个比我还疯的疯子。
李宽要是知道他的心里话,会很干脆的连续来三个否定,我不是,我没有,别污蔑我!!!此刻,李承乾又转念一想。
他联想上一次李宽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成功。
李承乾给这场靖难战役,加了十分之一的胜率。
但他还是难以想象,李宽他是怎么能赢的?
因而他十分好奇接下来揭晓谜底的画面。
尉迟敬德更是用力的一拍大腿,以示吃惊。
他娘的!
楚王又上天了啊!!!
为什么说又?
这还是得从上一次玄武门提起。
接着,尉迟敬德自言自语着说起来。
按楚王口中的话。
那个叫什么词来着?
哦哦,是恐怖如斯。
真他娘的恐怖如斯啊!!!
以八百人起义谋反,简直是比当初陛下在浅水原之战中,亲率二千骑兵击败薛仁杲的一万敌军,还他吗的,还真有勇气啊。
就是不知道楚王殿下是怎么成的?
真想立马看看啊!!!
房玄龄、长孙无忌这俩人看了看,互相对视着,都能从对方的瞳孔中瞧出了个难以言喻的不可思议来。八、八百人???
八百人这怎么打?!
按之前玄武门之变说过的话来讲,放在大唐军队里,恐怕是翻不起一点浪花啊!!!
李宽他是怎么做到的啊。
离谱上天了都!!!
养了一小会就醒过来的李泰,懵逼了。
他完全不能想象到,以八百人去抵抗大唐的数十万军队。
这怕不是一开始就被大唐军队给镇压了吧?!
李治也有点晕。
因为这次不比玄武门之变这种阴险狡诈的政变。
是堂堂正正的军事战斗。
李宽本人,这些年又没有展现出令人畏惧的军事才能。
怎么会以八百人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大唐呢?!
借用他本身的风轻云淡的言语来讲。
无疑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有目共睹的众人,皆不看好李宽。
因为真的是太难了太难了。
比重新打天下,都难。
打天下好歹是军阀割据,各有牵制,能从中取得生机。
但他这种,根本是看不见一丝生机。
相当于以一县之地,对抗正处在强盛时期的大唐,看不见任何赢的希望。
毫无疑问,是送命之举啊。
至于李宽?!
看着这一幕的他正哭笑不得。
来了来了,这既视感,这熟悉的言语与画面。
不得不说,整体上像是又重演了一遍玄武门之变。
但实际上,却有所区别。
毕竞是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说到这个,果然还是自己有点小调皮。
李宽自认为自己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