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
众人躬身而退。
“王虎。”
宁辰看向堂外道。
王虎披甲扶剑踏入大堂,尊崇道:“主公。”
王虎点了点头,沉声道:“你即刻组建大兴卫,从四大军营中征募五千兵卒,由我垂管,挂靠军议司治下,负责大兴城防,还有府中安全。”
“喏。”
王虎恭敬退出大堂。
王岳见堂内空无一人,这才开口道:“孙伯符渡江后北上兖州,如今已经进入梁国境内,下个月应该能入陈留。”
“咕咚。”
宁辰抿了口茶,蹙眉道:“兖州要好生关注,汉升出兵会稽后,你走一趟山阴县,去见见张昭!”“喏。”
王岳躬身退出大堂。
江东军更名。
大兴府统御三郡。
内政六部开始忙碌,治理百姓,兴建学府。
秋收之后,统计的良田也开始重新分配给百姓,让无数人为之轰动。
同时。
军议司开始募兵。
郡营卫所在三郡开辟,各自征募五千兵卒。
以卫所治军,这是宁辰不得已为之,毕竟四大精锐军团不能长时间驻守郡县,造成无法对外扩张困局。九月末。
第四军团扎营罗刹江。
大军兵锋抵至会稽郡,令官吏武将日夜难安。
宁辰统御江东三郡,州牧府败亡,王朗不过是一郡太守,内有山越侵扰,外有大军攻伐,根本无力抵挡十月初。
两辆车舆先后驶入大兴城。
李丰以淮南使节之名,被刘晔所领的礼部接待。
礼部。
主客司治下府衙。
刘晔疑惑的看着来人。
“额。”
李丰不知如何开口。
江东军更名,大兴统治江东。
所有官职与大汉并不相同,故此他也陷入了为难境地。
刘晔仿佛明白了什么,淡笑道:“李主簿,在下时任礼部左侍郎,负责大兴对外交涉,一般来使主公并不会出面。”
“呼。”
李丰深吸了口气,苦笑道:“刘侍郎,其实月余之前,主公就派遣我出使江东,不过那时正值大兴战事,故而才拖延至今。”
“嗯。
刘晔颔首道。
李丰复杂道:“袁胤将军乃袁氏族人,不知尸首可还在?”
“袁胤?”
刘晔眉头一皱,沉声道:“此人被黄盖所杀,故而被主公葬在当涂渡口,若是李主簿去了,应该可以祭拜。”
李丰起身一礼道:“非是祭拜,而是想请回淮南。”
“可以。”
刘晔颔首道。
“当真?”
李丰眸子一亮。
刘晔大袖一展,朗笑道:“我大兴以礼对外,不逢战事,不会交恶,自是可以应下此事。
“多谢。”
李丰躬身一礼道。
“无妨。”
刘晔坦然笑道。
李丰屈身而坐,好奇道:“我观江东不凡,建制更为奇特,并不与其他州郡相同,而且极为精妙。”“不错。”
刘晔目光诡谲道:“吾主终究不受朝廷册封,自然难以州牧府治理江东,更无法征募州牧属官,故而册立六部代替各曹治理民生!”
李丰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
“请。”
刘晔举起酒杯。
李丰抿了口酒水,淡笑道:“若是有道将军愿意,我可上谏主公请奏朝廷,表有道将军为扬州牧!”“不必了。”
刘晔直接婉拒。
宁辰有雄心,大兴自有建制。
如今他们已经无法接受朝廷的征募,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李丰颌首而应。
他也明白了宁辰的野心。
曾经的江东军,现在的大兴,从始至终都未曾将朝廷放在眼中。
世人皆以叛贼相称,可他们依旧册立六部,并且施展善政治理百姓,简直是有立国开朝的势态!宁有道如此,袁术是否可行?
毕竟,传国玉玺在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啊!
与此同时。
一辆车舆停在了大兴府前。
年仅十二岁的陆逊,牵着七岁的陆绩走下车舆。
“伯言。”
“这就是大兴府?”
陆绩抬头仰视巨大的匾额,瞠目结舌道。
“是啊。”
陆逊虽年幼,但极为成熟道:“叔祖病逝庐江,伯父远在朝廷,如今陆家无人扛鼎,分田一事我们必须要找有道将军讨个明白。”
“好。”
陆绩目光坚定道。
大兴府门处。
王虎目光古怪无比。
两个小屁孩,竞然要面见自家主公?
而且,张口百姓民生,闭口就是家族活路。
“军士。”
陆逊握着拳头,无奈道:“我们从吴郡而来,是吴县陆氏,这位是我叔父陆绩,真的与有道将军有要事相商!”
“烦请通禀。”
九岁的陆绩作揖而礼。
“好吧。”
王虎扶刀走向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