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池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 第66章 铸剑为犁,边疆民心为谁属?

第66章 铸剑为犁,边疆民心为谁属?(1 / 2)

“侯叔父。”

“全在这里了吗?”

军营西侧,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兵甲,贾琰忍不住问道。

“嗯。”

侯孝康指着周遭,介绍道:“这里大多是熟铁兵刃,弯刀、骨朵、长矛都有。”

“零零总总加在一起,不下五十万件,还有皮甲、铁甲十余万具。”

“什么款式都有,我倒是好奇这些蒙古鞑子从哪里弄来这么多兵甲,他们又不擅长冶炼。”

‘...........’

听到这话,贾琰心中不禁捏了一把汗。

察哈尔部或许没有足够多的工匠冶炼钢铁,可贾赦这些年输送了不知道多少利益,一批又一批的铁送往察哈尔部,难保贾赦不会把工匠送过去。

不管是漠北,还是河套地,铁矿都不缺,唯一缺少的是技术,这一环被补足之后,自然如虎添翼。

“将主。”

“我们发现了一些东西。”

就在这时,董勇、李擎、彭礼等一干亲卫扒拉出了一件特别的甲胄,抬到了贾琰面前。

甲胄像是一体打造,表层镀银,能够覆盖一整个上半身,并非是钢制,而是熟铁打造。

‘胸甲!’

贾琰一眼就认出了这些不具备东方特征的甲胄,来自西方。

早在15世纪后期,随着轧制金属板技术的问世,欧洲出现了钣金铁制胸甲,和眼前这具如出一辙,正面与背以黄铜铰链连接,下面用腰带系紧。

现如今,整个欧洲世界最为流行的骑兵都是胸甲骑兵,成建制的胸甲骑兵团横行西方。

胸甲的重量大多在20斤以内,轻便,防御力还可以,更适合火器骑兵使用,没想到居然传入了察哈尔部。

“贤侄。”

“这些洋落,你要是喜欢,都拿去。”

“索性也是你的杰作。”

侯孝康看他盯着胸甲半天没反应过来,一脸促狭道。

“侯叔父。”

贾琰有些哭笑不得,他只是在思考国朝和欧洲之间的差距。

欧洲人利用水力锻锤技术一体制造胸甲,类似的技术,东方早在汉朝就已经应用到了民间。

目前,东方主要装备的布面甲多用于抵御传统冷兵器(刀、枪、箭)和早期火器,适合近战或常规作战,西方的胸甲常见于重装骑兵或需要重点防护胸部的场景,例如:冲锋陷阵等高强度作战。

二者之间的差异代表了东、西方在侧重点上的差异,一个是防御为主,一个是进攻为主。

西方殖民者通过掠夺积累了丰富的资本,扩展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最廉价的原料产地,像英伦推行‘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资本主义进一步萌芽。

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为生产技术的提高带来了足够的积累,等到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机器的应用将带来颠覆性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的苗头已经在西方出现。

反观国朝,小农经济依旧占据了主导,江南地区固然有类似的工场,但被士绅牢牢控制在手中,压抑了民间技术的发展和革新。

再这么继续下去,大乾的结局一定会比正常时空的满清还要惨,在面对西方殖民者的坚船利炮时,毫无还手之力,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哈哈哈!”

侯孝康也没继续调侃他,解释道:“这些可都是护卫孛儿只斤.那日的蒙古骑兵身上穿得。”

“这些亲卫骑兵可都是你手下的人解决,你说跟你有没有关系。”

“原来是这样。”

贾琰恍然大悟,这些都是他的战利品,他倒是没太注意。

“贤侄。”

“这些东西一直堆放在这里也不是个事。”

“你赶紧像个办法,解决了它们。”

侯孝康连忙求助道。

不怕贼偷,还怕贼惦记,这些兵甲落到有心人手中,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倒也简单。”

捏了捏下巴,贾琰直接道:“打造兵器、甲胄用得可是好铁。”

“如若制成农具,这得是传家宝吧。”

‘???’

侯孝康愣住了,制作成农具?

“五原府正在大肆开垦农田,放牧牛羊,烧砖筑城。”

“四、五十万人不缺牛羊、马匹,唯独欠缺工具,打制农具要不了什么技术。”

“咱们这里可是有12万士卒,让大同铁匠指导一下,全部回炉重造。”

“皮甲、弓箭,分发给那些蒙古族人,平日里猎猎野物,也不至于生活困顿。”

大手一挥,贾琰做出了决定。

这些蒙古族人还有那些流民百姓在【昭烈在世(金)】的影响下,早就归心了,他根本不需要担心他们的忠诚,东西给出去除了方便他们日常,还有增强保护自身的能力。

“铸剑为犁。”

“此事传扬出去,天下文人必将对贤侄刮目相看。”

侯孝康笑了笑,赞叹道。

“嗯。”

贾琰对此并不在意,朝廷下发的圣旨已经到了,班师回朝便在这几日,他也该做些准备。

是日夜,大同举行了一场规

最新小说: 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 亮剑:从俞家岭开始 大明:一句重八,朱元璋当庭失态 马皇后:重八,我后宫真没藏男人 状元郎 李二:我家老二,学我玄武门造反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法兰西之父 乱世:我无限白粥,号大贤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