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熙七年,五月初。
仲夏鸣蜩,京杭大运河畔生长着大量菖蒲,亭亭玉立,碧翠含香。
阔别神京都中数月的贾琰一行人抵达了通州驿站,十二万大军还在后面押送着蒙古各部贵族俘虏及一干缴获的物什,牛继宗、侯孝康等人都在坐镇大军。
“将主。”
“年将军、岳将军、张将军到了。”
董勇快步上前,轻声禀报道。
“嗯。”
微微颌首,贾琰淡淡道:“你们在外守着,若有旁人窥视,格杀勿论。”
“是。
十二亲卫眼中凶光毕露,分别领着数十骑巡弋周遭。
贾家嫡子私会九边将领,这件事要是传了出去,必然会引起不小的风波,尤其是乾清宫那位,怕是要睡不着觉了,他们自然不能走漏一点风声。
“踏踏...”
夜色渐深,满天繁星镶嵌在夜空中,三名身着武服的魁梧身影踏入了驿站厢房。
“小君侯。”
年羹尧、岳钟琪、张广泗立即抱拳行礼。
由于贾代化被追封‘武安君’,贾敬承袭,做为贾敬嫡子的贾琰也就被众人尊称一声‘小君侯’。
“坐。”
看了三人一眼,贾琰神色始终平淡如水。
“是。”
年羹尧等人分别坐在了下首,一个个正襟危坐。
他们都很清楚自己的功劳在眼前这个少年面前算不上什么,如果没有贾琰,他们能否活下去都是个问题。
“咚!咚!咚!”
端坐上首的贾琰用食指轻轻叩击着桌案,伴随着清脆的叩击声一下又一下响起,宛如晨钟暮鼓般敲击在众人心头,让他们的心情变得愈发忐忑。
“你们的功劳,牛叔父月前已上奏朝廷,正在兵部核准。”
“除了牛叔父、柳叔父、侯叔父之外,便是你们与王子腾。”
“依当今的处事,尔等至少是一个超品伯爵。”
“多谢小君侯。”
在场三人除了岳钟琪早已知道这件事,年羹尧、张广泗都才知道,脸上止不住的喜色。
国朝现如今的伯爵并不多,基本上都在元从勋贵一脉,毕竟元从九侯才刚刚降等承袭一代,又是太上皇的亲信,无所谓考功,直接从侯爵降等至伯爵,除了靖海侯府施廷祥、崇安侯府吴世璠是一等伯,余下都是三等伯,开国一脉只有一个牛继宗是一等伯,剩下都没人了。
“封赏之后,尔等便是雍平勋贵,自成一脉。”
“你们有什么想法?”
“啊?”
年羹尧、张广泗张大了嘴巴,有些错愕。
岳钟琪率先开口道:“小君侯,雍平勋贵不单单只有我们三人吧,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也在其中,我们是否会被今上另行委以重任?”
“确切来说,我也算是雍平勋贵。”
瞥了一眼三人,贾琰玩味道:“或许还是雍平一脉的老大。”
“咳咳。”
这话直接让年羹尧等人咳嗽了几声。
从功勋的角度来看,贾琰本就没有任何爵位在身,这一仗他才是首功,说他是第一个雍平勋贵,并无不妥。
“愿为小君侯马首是瞻!”
岳钟琪不假思索的出声。
“我等愿为小君侯马首是瞻!”
年羹尧、张广泗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齐齐出声。
‘上道!’
见状,贾琰嘴角微微勾起了一丝弧度,继续道:“今上将尔等视作肱股之臣,必然会不吝赏赐。”
“此番回朝,开国一脉上书重建京师三大营,以此抗衡元从一脉执掌的十二团营。”
“神京兵力结构就此形成两强对峙的局面。”
“雍平一脉想要在都中有所建树,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漠南蒙古各部已经是过去式了,后套正在筑城,前套本就有平安州。”
“我会上奏请置五原府、云中府,以知府治理地方,不再设立边州节度使。”
“从今以后,宁夏镇、榆林镇、山西镇、大同镇面临的威胁几乎都不存在,宣府固然要考虑到漠北蒙古、漠东蒙古各部,却也不像往常一样忌惮外来威胁。”
“可以建功立业的地方并不多,只剩下甘肃镇、固原镇、蓟镇和辽镇。”
“你们三要么本来就是总兵,要么是副总兵,封爵之后,至少要晋升为正二品边镇总兵。”
“请小君侯赐教!”
三人对视了一眼,再度出声问道。
“国朝之所以设立九边,目的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来敌。”
“在九边立下之初,不得不启用前明时期的各个将门,宁夏马家、甘肃王家、固原麻家、榆林尤家、山西曹家无一不是如此,宣府岳家算得上后起之秀。”
“这些将门一味的抱残守缺,喝兵血,大肆侵占边田,贪婪无度,早已成为了皇室的眼中钉、肉中刺。”
“为此,太上皇提拔了宁夏镇总兵扬继善、宁夏镇副总兵张霁,固原镇副总兵赵腾烨、甘肃镇副总兵孙砚良、榆林镇副总兵王森罗,用掺沙子的办法一点一点的改变将门视九边为自家地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