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河用力点头:
“正是如此,皇后娘娘!我不希望陛下知晓我来自未来的身份。至少现在不能暴露。因为一旦被他发现,他必定会命人暗中除掉我。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何况下令的是一国之君?”
确认了苏河的想法,马皇后郑重承诺:
“好!我答应你!只要你不想暴露身份,重八就算掘地三尺,我也绝不让你暴露!”
她说着,转向朱标,“标儿,你也一样!和我一起,对你爹隐瞒苏河的身份!”
朱标彻底愣住了。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的母亲。
要知道,马皇后深爱着朱元璋,此刻却为了一个外人,拉着他一起欺瞒自己的父皇!
朱标还在发愣,马皇后已经看穿儿子的心思。
他觉得这是在背叛父皇。
但她不仅仅是朱元璋的妻子,更是大明的国母,深知孰轻孰重。
“标儿!”马皇后声音沉稳,“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但你记住,你是太子,未来大明的掌舵人!现在有机会知道大明如何灭亡,等你坐上龙椅,就能避免这场灾祸!”
这番话像一道惊雷,劈开了朱标的犹豫。
他眼神变得坚定:“母后!儿臣明白了!儿臣当以国事为重!日后父皇若知,儿臣自会请罪!”
他转向苏河,郑重承诺:“苏兄!我如此称呼你吧。我答应你,只要你不愿,我朱标绝不让你暴露在父皇面前!”
看着儿子决然的神情,马皇后心中欣慰。
这一刻,她感觉儿子真的长大了。
得到两人的保证,苏河心中最后的顾虑也消除了。
他站得笔直,开口说道:“皇后娘娘,太子殿下,有二位承诺,你们想知道什么,我知无不言!”
马皇后点点头:“好!那就从大明灭亡的原因说起。内忧外患,敌人强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王朝自身的腐朽。标儿,认真听,不要漏掉任何细节!”
朱标连忙应下。
苏河开始讲述:“敢问太子殿下,皇后娘娘,当今皇上是否正在制定一条祖训?内容大概是关于赡养亲王的条条框框?无论是亲王、郡王还是出嫁的公主,只要是朱家后人,每年都能从朝廷领到丰厚的俸禄,连就藩的亲王也不例外?”
马皇后心中一惊。
苏河竟能准确说出这条刚商议不久、尚未颁布的祖训!
而且他斩钉截铁地说,这将是导致大明灭亡的主因之一!
朱标的脸色也瞬间变得难看。
父皇确实多次和他提过此事。
藩王除了拥有领地和私兵,每年还能从朝廷领俸禄,名义上是“镇国将军”的俸禄,寓意其肩负守护边疆之责。
“你可知你在说什么?”马皇后眉头紧锁,“这条祖训是皇上与我、众大臣反复商议的结果!虽未颁布,怎会变成亡国之策?”
她难以立刻相信。在她看来,祖训是深思熟虑、极其严肃的规矩。
朱标已冷静许多:“苏兄,请你再仔细想想,是否记错了?这条祖训,父皇、母后和大臣们都认真审查过,理应功大于过,怎会成为亡国之因?”
看到儿子能沉住气追问,马皇后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苏河对他们的反应并不意外:“皇后娘娘,敢问如今一石米多少钱?一匹布又值几何?”
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抛出了问题。
朱标对答如流:“一石米够一家四口吃两月,值银约二两。一匹布的价格则因材质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绫罗绸缎贵,粗布便宜。”
他对民生数据的熟悉,无愧于后世对他的赞誉。
“太子殿下果然心系百姓!”苏河点头,“那我便直说了。按祖训,一位分封亲王,每年俸禄包括五万石米,金银宝钞若干,还有茶、盐、铁、棉、绸缎等杂物。就算往少了算,这些加起来,一位亲王一年至少花费朝廷十万两白银。不知我说的对否?”
朱标没觉得不妥,示意他继续。
“好!”苏河接着说,“一位亲王按十万两算。将来太子您登基,您的兄弟们,也就是其他亲王,也会获得俸禄。就算只有二十位亲王,一年朝廷就要支出两百万两白银!这还没完,除了亲王本人,还有他的王妃、世子、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等亲眷和宗室子弟,他们同样要从朝廷领俸禄,少则几百石,多则上千石粮草或等值钱物……”
随着苏河一层层算下去。
亲王、公主、再到更低级的宗室成员……
仅仅是供养第一代皇室成员,大明朝廷每年就需要支出近千万两白银!
“皇后娘娘,太子殿下!”
苏河看着两人过于安静的反应,问道:“这些都是往少了算的数目。敢问如今大明一年的税收有多少?可有二千万两白银?若没有,朝廷岂不是要将一半的税收拿来供养皇亲国戚?”
这庞大的数字像一块巨石砸在朱标心头,他只觉得头晕目眩,身体一晃,差点摔倒!
“标儿!”马皇后脸色煞白。
苏河眼疾手快,一个箭步上前扶住朱标:“太子!我提醒过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的!”
“多谢苏兄!”朱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