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池小说 > 历史军事 > 马皇后:重八,我后宫真没藏男人 > 第85章 朗朗上口的宣传标语

第85章 朗朗上口的宣传标语(1 / 2)

“老五!””

朱元璋朝台下喊了声朱楠:

“你大哥要亲自接种牛痘,这个任务交给你,务必保护好你大哥!”

朱棣立刻拱手应道:“儿臣定不让大哥出事!”

站在朱楠身边的傅洪平也站出来保证:

“皇上放心,老朽也会守着太子殿下。这事得让更多百姓知道,不如以应天府为中心,把消息传到全国去。”

傅洪平是太医府的掌权人,在大明郎中里威望很高,有他担保,众人更放心了。

事情就这么定了。

朱元璋下了旨意,让官员在应天府四个城门口贴皇榜,还安排人守在旁边,只要有人来看,就大声念皇榜内容。

“大伙儿快来看啊!皇上仁厚,太医府找到预防天花的法子啦!”

官员一吆喝,路过的百姓一听“天花”,立马围了过来,七嘴八舌问个不停,官员根本答不过来,只能提高嗓门喊:

“大伙儿别慌!太医府的法子很特别,只要接种一次,以后再也不怕天花了!”

“为了让大伙儿放心,当朝太子从明天起,会在城外三百步的地方亲自示范,连示七天,大伙儿随时能去看!”

这话一喊,整个应天府都轰动了,消息很快传到各级官员耳朵里,连退休在家的李善长都听说了。韩国公府里,退休多年的李善长正听现任中书省丞相胡惟庸汇报。

胡惟庸毕恭毕敬地说:

“恩公,最近皇上和太子的举动太奇怪了,好多大事不跟朝臣商量就下旨。您看,太子居然主动要“染病’!昨天刚贴皇榜,下午就有人在正城门搭了个能遮风挡雨的棚子,太子就住那儿,周围有侍卫守着,让百姓看他的情况。”

“听属下说,太子第一天就出现了症状,现在城里都传太子要不行了!”

胡惟庸对朱元璋更多是畏惧,没多少尊敬。

他总觉得,朱元璋跟自己说过“君臣一体”,就代表自己是皇上的知己重臣。

这种错觉,让他越来越不把皇权放在眼里,却还浑然不觉。

李善长已经六十多岁了,这些年靠着胡惟庸结党营私,日子过得很滋润,前不久还娶了个年轻小妾。他脑子没糊涂,从朱元璋的反常里嗅出了不对劲:

“皇上从来不是冲动的人,事关百姓的事,肯定想了很久才决定。现在让太子亲自冒险,没十足把握,他绝对不会同意。”

他盯着胡惟庸问:

“最近朝廷里有没有新人得到皇上的恩宠?”

胡惟庸想了想,说:“朝廷没添新官,但应天府出了个奇怪的人,叫苏河。这人神出鬼没,能三十多天不出门,住的还是沈万三以前的宅子,现在叫蓬莱府。我本来想请他来家里喝茶,结果发现他手里有太子的璞玉令牌。想请他的人不少,连我的门客都去试过。”

“太子令牌?”李善长的眼睛一下子亮了,立刻说:“这人身份不简单!给我查,一定要查清楚他的底细!皇上最近的举动,肯定跟他有关!”

“恩师放心,我这就去查!”

胡惟庸应下来,又问:“那太子接种牛痘的事,咱们该怎么办?”

李善长老谋深算地说:“让下面的小官也主动接种。等三天后太子没事,你我也得站出来表决心。咱们是朝廷官员,太子都冒险了,咱们要是沉默,皇上肯定会猜忌。”

应天府作为大明都城,面积很大,四个城门里,正门最热闹。

以前只有行人往来,现在却挤得水泄不通。

百姓都围着看朱标。

朱标就坐在棚子里看书,朱棣穿着铠甲、握着刀守在旁边,防止人群骚乱;朱棣则帮哥哥擦汗,还配合傅洪平检查接种的伤口。

傅洪平笑着说:“已经第三天了,太子恢复得真好,跟周王殿下一样,明天就能结痂,后天就能痊愈了朱棣也跟着笑:“傅太医说得对!大哥身体比我结实,恢复得自然快。这样一来,百姓嘴里的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朱标放下书,有点担心地问:“五弟,牛痘够不够用啊?”

朱棣和傅洪平相视一笑,说:“大哥放心!苏河早就算过了,一头五岁的母黄牛身上,能刮下够十万人用的牛痘。早在咱们确定牛痘有效的时候,就派人在郊外建了养牛场,养了三千头小牛专门培育牛痘,足够全大明的人用了!”

朱标这才放下心:“那就好,只要百姓都能接种牛痘,大明以后就不怕天花了。”

说完,他觉得有些累,喝了点水就去休息了。

城楼上,朱元璋看着儿子的身影,心里还是揪得慌。

苏河在旁边劝道:“陛下不用太担心,过几天太子殿下就能痊愈了。”

朱元璋没好气地说:“说得轻巧!他又不是你儿子,你当然不心疼!还有,你小子少多嘴,咱不让你说,你就闭嘴!”

苏河好心被当成驴肝肺,无奈地叹口气:“哎,陛下这是把好心当恶意啊。行,那我走还不行吗?”说完,他自顾自走下城楼,回了自己的府邸。

七天后,应天府皇城正门前,早已挤满了近万名百姓。

朱标缓缓睁开眼,先低头看了看胳膊上的伤口。

最新小说: 状元郎 乱世:我无限白粥,号大贤良师! 政哥:我家老六,咋成千古一帝了 法兰西之父 我的道观通历史,开局老朱来上香 大明:一句重八,朱元璋当庭失态 马皇后:重八,我后宫真没藏男人 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