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方策(1 / 2)

听见自己县尊那雄心勃勃的招人大计,下面坐着的李通不由目瞪口呆。

“这……”

李通结结巴巴的说道:“县尊,我等去别县招揽流民,等这些县的县令赴任,知晓情况,定会不满的。

届时发文问责,甚至向府尹告状,我等怕吃罪不起。”

很显然,保守的李通,有些接受不了陆云这种大胆的想法。

陆云冷哼道:“什么问责?这些人自己不招抚治下百姓,本官帮他们看管,免得流民聚集,闹出乱子,这难道是错的吗?

况且招拢流民之事,他们说是就是了吗?

只要我等不承认,你行事小心些,谁知道是我们干的。”

通过先前李通所说,陆云对于周边的情况,已经有了清晰的了解。

在九真郡南方府县,基本没有什么有底蕴的大族,地方乡绅力量薄弱。

如今经过战乱摧残,更是不剩多少。

同时各地县衙此前多被蛮夷攻破,有些县城甚至连一个官员都没有,只剩一两个有名望的乡绅在主持事务。

周边各县对于治下百姓的掌控,下降到了最为薄弱的极点。

一些人口较少的县,方圆百里之地,可能就只剩下两三千人了。

人烟如此稀少,走上十数里地,都见不到一个活人。

居风县这边都有三千人的户口黑洞,无法掌握底下百姓的详细数目,其它县就更别说了。

这种情况之下,陆云派人到附近各县,趁机偷偷招揽一些散落在乡野的百姓,把他们带回居风县。

可能整个事情做完,这些县城都不会发觉。

整个过程只要足够快,再小心隐蔽些,极大概率不会被发现。

而只要能把人口带回来,哪怕只带回一千、几百,对于如今百废待兴的居风县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

甚至退一步讲,就算被别人发现了,又能如何?

如果说,原本在京师的时候,陆云还想过,要与那些同科守望互助,携手并进的话。

现在到了九真郡,了解了这边情况后,陆云便再也没有这个念头了。

就他周边这些邻居的情况,一个县只剩下两三千、四五千人口,连维持一座县城的运转都做不到,更别说有余力帮助他人了。

这样的盟友,有什么价值?

与其交好,还不如趁着对方没反应过来前,先把人口捞足了,让自己渡过难关。

至于说这些县令跑去告状?

一边是连县城都弄不明白的主官,只知道告状。

一个是迅速恢复了本县元气,功绩卓著的能吏。

换做你是上官,你会喜欢哪个?

大家都是为了搏个出身,跑来这边为官的寒素士子。

不拼背景的情况下,陆云根本不怕跟人打官司。

看着县尊滔滔不绝地讲着自己的道理,李通听了之后,原本反对的念头不由有些动摇。

最后在听到陆云那句:“此事若办的好的话,李典吏功勋卓著,可为首功。我可做主,向上官请功,本县正好缺了一个主簿,我看李典吏就很合适。”

典吏只是从九品,主簿为正九品。

以当前九真郡缺少大量官员的情况,只要陆云愿意推荐,那么本就是官员的李通,必能向上升个一级。

听到自己能升官,李通瞬间动力十足,当即保证道:“县尊放心,有下官在,定为本县招抚足够流民。”

“那便辛苦李典吏了。”

陆云见此,不由笑着鼓励。

然后他便从县衙账上,拨付了一千两银子,以及五百石粮,作为此次招揽流民的开支。

带着县令给的条子,李通去到库房,领着钱粮就开始干劲满满的办事去了。

陆云这边,确定了招抚流民这条主要政策之后,又继续研究起了其它振兴县城的方略。

首先是朝廷这边的政策。

朝堂诸公考虑到今年九真郡刚刚平息战乱,民生百废待兴,所以特地下诏,免去全郡一年赋税。

也就是说,今年九真郡不用向上交钱了。

陆云县城这边的收入,都可以拿来发展地方。

不过说是免去赋税,可压力依旧不小。

如今已是六月,正是夏收之际,可通过刚刚李通所说,县中复耕的田地,仅有三万余亩。

这点田,也就收个五万余石粮,堪堪够全县百姓的口粮罢了。

此时陆云准备招揽流民,等大量外地移民到来,本地的粮食肯定是不够吃的,这就需要向外购粮了。

可一看县衙钱粮,账面上,就只有粮三千石,银二千五百两。

这些钱粮,都是年初收复县城后,朝廷那边下发的赈灾款。

刚才为了招揽流民,又拨了些给李通,剩下的就更少了。

“现有的粮食,肯定是养不活这么多流民,更养不活我手底下的军队。如果不想陷入饥荒的话,肯定是需要向外买粮了。”

清点了这笔账后,陆云接受了这个噩耗。

只是想要买粮,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如今九真郡内,刚刚结束战乱,又要养着南征大军,粮食自己都不够吃

最新小说: 人在峨眉,开局获取金色词条 末法时代,地仙道主 从县令开始建立仙朝 蜀山剑仙列传 借剑 洪荒:我混沌钟,开局撞击鸿钧! 诛仙:我,养母水月,一岁一把剑 凡人,这都化神了,要懂得享受! 凡人:从魔宗圣子开始 长生仙族:从龙精虎猛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