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池小说 > 历史军事 > 政哥:我家老六,咋成千古一帝了 > 第47章 天命不足畏,『官山海』利天下

第47章 天命不足畏,『官山海』利天下(1 / 2)

轰!

皇帝的问题,就如同一道惊雷,在大殿中炸响。

满朝文武不由得面面相觑,面对着帝王之问,根本不知道如何作答。

“聋了?!”

“还是,全都哑了吗?!”

祖龙怒火中烧,愤怒的情绪,让他现在变得越发暴躁。

如果没有天幕的出现,对于大秦的问题,他本就不用理会。

但是,天幕出现了。

把大秦的问题都昭示的明明白白,哪怕他不想面对,却也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

自己不做任何改变的话,大秦的江山社稷要是「二世而亡’怎么办?

难不成,真得让这逆子上位,大秦才真的有救。

想到这里,冷眼的赢政怒哼了一声,看的赢辰都有些发毛。

“这老头子,又发什么疯啊。”

他低着头,还真想拿着耳塞堵着,完全不想听赢政任何的话。

不过,要是他敢这么做,估计很快就会面对皇帝的雷霆质问了。

大秦国策的问题,他暂时不想参与,自己还兼任着《秦礼》编纂的副使。

再给自己加重担,他又不是祖龙那样的强人。

何苦,给自己找麻烦呢。

大殿内,沉默了片刻。

王绾开口了,他率先出列,神色显得郑重。

“陛下,臣以为商君之法是强国根本,不管是军功爵禄,耕战之本,若轻易改动,便会国本动摇。”作为大秦的丞相,王绾看的相当深远,“如今天下初定,当以稳固法度为先。”

“臣附议。”

冯去疾随即开口,他的态度显得更为持重,“法不可轻改,昭武帝之策,未必适用于今日之大秦。”文官集团的代表发话了,自然就轮到了武将这边。

就在此时,列于武将之首的上将军王翦与蒙武交换了一个眼神。

随即王翦率先出列,表情带着一丝凝重,开口道,“陛下,臣等是武将,于国策并不精通。”“但以天幕上的《军功转业令》为例子,陛下下令自然能够以雷霆万钧之势推行天下。”

“但军功不论如何,都是老秦人用命换来的荣耀和田产,若是处置不当,寒了将士之心,其后果……未必能如天幕上那般圆满。”

武将这边同样态度明朗,他们并不支持过于激烈的改革。

“陛下,昭武帝变法,并非全无道理。”

冯去疾继续沉声而道:“而以昭武革新为例子,三省六部之制,与我大秦官制大相径庭,若强行套用,恐致朝局混乱,政令不通。”

他的话,点明了改革的另一个巨大风险。

王绾再次补充道:“况且,天下之土,皆为秦土,理当归于朝廷。”

“天幕之策,更像是乱世之中,收拢人心的非常之法。”

“如今四海一统,不宜行此激进之举,以免再生祸端。”

官僚集团不想当出头的,皇帝想要变法的话,需要特别坚决才行。

不然的话,面对官吏的软性抵抗。

哪怕是帝王,也会感觉到无奈的。

更何况,商君被五马分尸的案例,让他们也不敢有太激进的举动。

变法,这是得罪人的。

商君变法成功了,可他自己死在了他立下的“法’上。

“大秦的问题就坐视不理吗?”

赢政气笑了。

一个个都是人精嘛,都不想担责任,“尔等想要大秦的江山社稷,真的如同天幕那般,差点“二世而亡’吗?!”

暴怒的赢政在咆哮,大殿的空气都好似被抽干一般。

皇帝威严的目光注视着群臣,让人觉得压抑不已。

“臣等不敢!”

皇帝的怒火,完全没有人敢承受。

随即众臣无不跪下,让赢政失望的同时,一道声音打破了殿内的平静。

“父皇,儿臣以为,想要解此困局,唯在『仁德』二字!”

作为始皇帝的长子,扶苏觉得自己有责任给父皇分忧。

“《尚书》有云: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当今之计,依旧是行王道,而非霸道。”

“对六国旧贵以礼相待,赦其旧怨,使其可感父皇恩德,如此天下归心,何愁不稳?”

“至于有功将士,当以荣誉旌表,厚赐金帛,使其知君王之德,而非仅图田亩之利。”

“若人人争利,则国将不国矣!”

扶苏的话音刚落,赢政的脸色已然铁青。

“住口!腐儒之见,安敢惑乱朝纲!”

“朕问你,『仁德」二字,可能让关中嗷嗷待哺的军功之家果腹?!”

“『厚赐金帛』,国库空虚,金帛从何而来?!天上掉下来吗?!”

赢政走下御座,一步步逼近面色惨白的扶苏,面色默然:

“你告诉朕,除了空谈仁义,你还会什么?!滚到一边去!”

扶苏被斥责得体无完肤,踉跄后退,眼中充满了迷茫与痛苦。

“父皇……”

他的脸上,依旧带着强烈不甘,想获得赢政的认同。

不过赢政不再理会愚蠢的扶苏,再听扶苏言论,他觉得自己都

最新小说: 法兰西之父 状元郎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政哥:我家老六,咋成千古一帝了 我的道观通历史,开局老朱来上香 大明:一句重八,朱元璋当庭失态 乱世:我无限白粥,号大贤良师! 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 马皇后:重八,我后宫真没藏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