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文的家,并不在什么高档别墅区,而是在市中心一片陈旧的老式家属大院里。红砖墙,绿爬山虎,充满了岁月沉淀下来的安宁气息。
林渊跟在赵老身后,穿过一个小小的庭院,走进了一栋楼的二层。
门一打开,一股混杂着书墨香和老木头的味道扑面而来。
林渊的眼睛瞬间就直了。
这哪里是什么家,这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私人博物馆!
客厅不大,但四面墙壁,从地面到天花板,全都被红木博古架占满了。架子上,密密麻麻地摆放着各种古玩。
青铜器、瓷器、玉器、字画……应有尽有。
每一件器物,在柔和的射灯照耀下,都散发着温润而深沉的光泽,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自己身上所承载的百年、甚至千年的历史。
跟这里一比,琉璃巷那个“珍宝阁”简直就像个暴发户的杂货铺。
林渊看得有些口干舌燥,他知道,这满屋子的东西,可能随便拿出去一件,都够他奋斗一辈子了。
这就是真正的收藏大家,所拥有的底蕴!
“随便坐,别拘束。”赵学文脱下外套,随手搭在椅背上,然后熟练地开始烧水泡茶。他的动作不急不缓,透着一股文人的儒雅。
“赵老,您这里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林渊由衷地感叹道。
“呵呵,都是些不值钱的玩意儿,自己瞎琢磨罢了。”赵学文摆了摆手,话虽谦虚,但眉宇间还是透着一股自得。他给林渊倒了杯茶,热气腾腾,茶香四溢。
林渊双手接过,恭敬地道了声谢。
赵学文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这才把话题拉回了正轨。
“小林啊,刚才在琉璃巷,多亏了你。老头子我玩了一辈子鹰,今天差点被鹰啄了眼。”他自嘲地笑了笑,眼神却变得锐利起来,“不过,我也确实很好奇,你年纪轻轻,这身眼力,到底是从哪学来的?”
来了,正戏来了。
林渊知道,这是赵老对自己的第二次考验。
第一次,是考验眼力。
第二次,是考验根底。
他不敢怠慢,坐直了身体,将自己早就想好的说辞,不卑不亢地说了出来:“赵老,我不敢瞒您。我爷爷以前就是个古玩贩子,一辈子走南闯北,收了不少东西,也吃了不少亏。我从小跟着他,耳濡目染,他留下几本自己写的读书笔记,我没事就翻着看,所以懂一点皮毛,让您见笑了。”
他没有提系统,只是把一切都推到了他已经去世的爷爷身上。
赵学文听完,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解释并不意外。
玩古董这一行,很多时候靠的就是传承和天赋。林渊有天赋,再加上家学渊源,能有这份眼力,倒也说得过去。
“原来是家学渊源,难怪,难怪啊。”赵学文感慨了一句,然后话锋一转。
“既然如此,老头子我就厚着脸皮,再考考你。”
说着,他站起身,从旁边一个上锁的柜子里,小心翼翼地捧出了三个用锦布包裹的物件,轻轻地放在了面前那张宽大的黄花梨木书桌上。
他一层一层地揭开锦布,露出了三件精美绝伦的瓷器。
一件,是清代雍正年间的珐琅彩花鸟纹小碗,画工精细,色彩艳丽,精美至极。
一件,是明代永乐年间的青花压手杯,青花发色深沉,器型敦厚,一看就是永乐青花的典型器。
最后一件,是宋代汝窑的天青釉茶杯,釉色如雨后初晴的天空,温润典雅,尽显高贵。
这三件东西,无论哪一件,放在外面都是能上大拍的重器!
林渊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赵学文指着这三件宝贝,看着林渊,缓缓说道:“小林,不瞒你说,这三件东西里,有一件是老头子我前不久刚打眼的。对方的手艺很高,做得跟真的一模一样,我也是回来研究了好几天,才发现不对劲。你帮我看看,到底是哪一件?”
这已经不是考验了,这是真正的“斗宝”!
林渊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是赵老在履行他那个承诺。给自己上最顶级的实践课!
“赵老,那我就献丑了。”
林渊站起身,先是围着书桌,仔仔细细地看了一圈,没有急着上手。
这是规矩。
看,是第一步。
足足五分钟后,他才戴上赵老递过来的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捧起了那件明代永乐青花压手杯。
入手微沉,胎体厚重。
【物品:明代永乐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真品)】
【年代:公元1403年-1424年】
【能量:蕴含‘文心’能量21单位,可吸收】
林渊心中了然,他装模作样地看了看底款,又对着光看了看釉面,然后轻轻放下,没有多说什么。
接着,他又捧起了那件宋代汝窑茶杯。
入手温润,宛如美玉。
【物品:宋代汝窑天青釉茶盏(真品)】
【年代:公元1086年-1125年】
【能量:蕴含‘文心’能量35单位,可吸收】
又是真品!
林渊的心跳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