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工,您看这个磨头轴承的润滑系统..."林秀兰拿着图纸来找陈樾,却发现他趴在桌上睡着了,手里还握着绘图铅笔。她轻手轻脚地退出去,对等在外面的同伴们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让陈总工休息会儿吧,"她小声说,"这个问题咱们自己先想想办法。"
12月20日,当陈樾完成制齿机设计时,磨床的主体结构已经基本完工。这台磨床采用了创新的静压导轨技术,在当时堪称世界领先。
"陈总工,"张卫国兴奋地报告,"咱们的磨床试磨了一把车刀,寿命比原来提高了三倍!"
1950年元旦,奉天城飘起了雪花。兵工厂里却热火朝天,制齿机的制造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这台能加工各种齿轮的机器结构复杂,零件数量是前面几种机床的两倍还多。
"渐开线齿轮的关键在于刀具精度..."陈樾正在指导学员们修磨齿轮滚刀。突然,厂区大喇叭响起了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这是有重要通知的信号。
"全体职工请注意!"赵厂长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我们刚刚收到消息,部里决定授予奉天兵工厂''工业先锋''荣誉称号!陈樾总工程师特别记大功一次!"
车间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陈樾却悄悄退到一旁,继续检查齿轮箱的装配情况。对他而言,荣誉远不如眼前这台即将完成的制齿机重要。
1月5日,一个载入夏国工业史的日子。奉天兵工厂的中央广场上,七台崭新的机床一字排开:车床、铣床、刨床、钻床、镗床、磨床、制齿机——全套"工业母机"全部国产化!
"同志们!"赵厂长站在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声音哽咽,"今天,我们创造了历史!从今天起,夏国有了自己的精密机床制造能力!"
台下,陈樾站在学员们中间,看着这群朝夕相处的年轻人。张卫国已经能独当一面,成为技术科的骨干;林秀兰负责的质检组建立起全套检测标准;王铁锤等老技工也掌握了先进加工技术...这支队伍,将成为夏国工业化的火种。
"下面,请陈总工程师讲话!"
陈樾走上台,望着台下数百张期待的面孔,突然不知该说什么。最终,他只说了一句朴实无华却掷地有声的话:
"这只是开始。我们的目标是,让夏国制造走向世界!"
掌声经久不息,在奉天城的上空回荡。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覆盖了厂区的每一个角落,却掩盖不住那七台机床散发的金属光泽。这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夏国工业化的春天,正在这片黑土地上悄然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