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邱小姐启航(1 / 2)

1953年11月20日,四九城西郊的一处保密会议室里,二十多位风尘仆仆的科学家围坐在长桌旁。他们中有的西装革履,有的穿着褪色的中山装,但眼睛里都闪烁着同样的光芒。

钱学深教授站在投影幕布前,手中的教鞭轻轻点着一张西北地图:"同志们,从今天起,''邱小姐计划''正式启动。"他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角落里,陈樾悄悄调整了下坐姿。他注意到几位刚从海外归来的教授不约而同地挺直了腰板,有个戴金丝眼镜的年轻人甚至激动得手指微微发抖。

"整个计划分为三部分。"钱学深推了推眼镜,"第一部分,在四九城成立理论研究所,负责蘑菇蛋的理论论证和数学模型构建。"教鞭移到地图上的戈壁滩区域,"第二部分,工程兵部队将在罗布泊建设试验场。"最后,教鞭重重敲在桌面,"第三部分,我们的科学家将亲赴戈壁,把理论变成现实!"

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陈樾注意到,坐在前排的一位白发老教授悄悄抹了抹眼角。

"下面宣布具体分工。"钱学深拿出一份文件,"理论研究所代号''703所'',由我直接负责。试验场建设由工程兵王震山将军统筹。"他顿了顿,目光扫向陈樾,"至于各种工程机械、精密仪器的研制工作,交给奉天兵工厂的陈樾同志负责。"

散会后,陈樾刚要走,却被钱学深叫住了:"小陈,留一下。"

等其他人都离开后,钱学深关上门,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厚厚的牛皮纸袋:"这是我从美国带回来的部分资料,你拿去看看。"他压低声音,"特别注意里面关于铀浓缩设备的那部分。"

陈樾接过纸袋,感觉手里沉甸甸的:"钱教授,这些..."

"都是公开出版物上摘录的。"钱学深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当然,需要一双慧眼才能看出其中的门道。"

1954年1月10日,寒风呼啸中,"703所"在四九城西郊正式奠基。简朴的仪式上,没有锣鼓喧天,只有科学家们默默握手的画面。陈樾站在人群中,看着那块被红布遮盖的奠基石,突然想起钱学深说过的话:"这块石头下面,埋着夏国科学的未来。"

五天后,"邱小姐计划"启动令正式下达。陈樾连夜赶回奉天,立即召集兵工厂的技术骨干开会。

"同志们,任务来了!"陈樾拍了拍桌上那摞图纸,"三个月内,我们要完成五十套野外实验室设备、二十台精密机床,还有..."他翻开最上面那张图纸,"这个特殊的离心机原型机。"

技术科长老赵倒吸一口凉气:"老陈,这离心机的精度要求也太高了!咱们现有的加工设备..."

"所以才需要我们攻坚克难。"陈樾环视众人,"从今天开始,全厂实行三班倒,所有其他项目为''邱小姐''让路。"

1月20日清晨,一场罕见的寒潮袭击了华北地区。但在某军用火车站,八万名工程兵正在冒雪登车。三百辆迷彩涂装的"猫猫车"整齐排列在站台上,每辆车都加装了特殊的防沙滤清器。

"动作快点!把无人机装箱时要轻拿轻放!"运输连连长张大山吆喝着。他身后,五十架"翼龙2"无人机正被小心翼翼地装入特制的防震木箱。

一个年轻士兵好奇地问:"连长,这些铁鸟是干啥用的?"

"少打听!"张大山瞪了他一眼,"记住,从今天起,咱们的任务代号是''植树造林'',其他的一律不许问!"

列车在漫天飞雪中向西驶去。车厢里,战士们裹着棉大衣,听着车轮与铁轨有节奏的撞击声,很多人还不知道,他们即将创造历史。

1月30日,罗布泊边缘。先头部队的五百名工程兵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戈壁,都不由自主地咽了咽口水。

"这鬼地方,连根草都不长..."通讯兵小李嘟囔着。

"闭嘴!"王震山将军从一辆猫猫车上跳下来,军靴踩在盐碱地上发出脆响,"从今天起,这里就是我们的战场!"

三百辆猫猫车立刻分散开来,像一群勤劳的蚂蚁开始在戈壁滩上爬行。无人机操作手小周小心翼翼地组装好第一架"翼龙2",随着螺旋桨的轰鸣声,银灰色的无人机腾空而起。

"图像传回来了!"技术员盯着监视器喊道。黑白画面上,荒凉的戈壁像一幅抽象画般展开,偶尔能看到几处风蚀形成的雅丹地貌。

王震山凑近屏幕:"重点寻找水源和适合建设的地形。记住,我们的试验场要隐蔽,但交通又要相对便利。"

接下来的四十天里,无人机像不知疲倦的鹰隼,日夜盘旋在罗布泊上空。战士们渐渐习惯了这里的严酷环境:白天烈日能把人烤脱皮,夜里温度却能骤降到零下二十度。

"报告!东南方向三十公里处发现可疑地形!"2月15日早晨,无人机操作员突然大喊。监视器上显示出一处碗状洼地,四周被天然的山丘环绕。

王震山立刻召集参谋们研究地图:"这里地势隐蔽,又远离居民区..."

"但是水源是个问题。"后勤处长忧心忡忡地说。

"继续搜索周

最新小说: 莫测!命中注定就是你 东北诡异实录 炼化星空1:称霸太阳系 风流债(女尊) 踹掉渣男后,大佬疯狂诱哄求上位 和宿敌中了情蛊后 爱上隔壁俏寡妇 养崽十年成首辅,我手握百亿奖励 团宠小幼崽飒爆全皇朝 天梯第一她不是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