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毛熊友好访问(1 / 2)

1955年10月的北京,金秋的阳光为长安街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陈樾站在欢迎队伍的第二排,不停地调整着领口——这套崭新的藏青色西装让他浑身不自在,总觉得像是被捆住了一样。

"陈工,别乱动。"身旁的外交部李处长小声提醒,"今天可是重要场合。"

陈樾刚要说话,远处突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一队解放军仪仗队迈着正步走来,锃亮的军靴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道路两侧,数千名群众挥舞着夏毛两国国旗,欢呼声此起彼伏。

"来了来了!"李处长突然挺直了腰板。

远处,一列黑色吉斯轿车缓缓驶来。陈樾眯起眼睛,看到第一辆车上插着的毛熊国旗在秋风中猎猎作响。当车队在人民大会堂前停下时,军乐队立刻奏响了《国际歌》。

"那位就是毛熊部长会议副主席米高扬同志。"李处长低声介绍,"后面跟着的是三百多人的代表团,有政府官员,也有各领域的顶尖专家。"

陈樾注视着那位身材魁梧的毛熊领导人走下轿车,与夏国领导人亲切握手。闪光灯亮成一片,将这一历史性时刻永远定格。

欢迎仪式结束后,陈樾刚松了松领带,就被一位工作人员叫住:"陈工,请留步,晚上七点在外交部3号会议室有重要技术会谈,首长点名要您参加。"

傍晚时分,陈樾走进灯火通明的会议室,发现里面已经坐满了人。长桌一侧是夏国方面的代表,另一侧则是二十多位毛熊专家,他们大多头发花白,胸前别着各式勋章。

"这位就是陈樾同志,"主持会议的副总理介绍道,"我国无人机和龙门吊项目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陈樾刚坐下,就感受到对面投来的十几道审视目光。一位戴着厚厚圆框眼镜的毛熊专家直接发问:"据我所知,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无人机载重不超过2吨,你们真的能生产载重5吨的型号?"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陈樾不慌不忙地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精致的模型:"这是1:20的''翼龙2''模型,明天可以安排实地演示。至于载重数据..."他微微一笑,"眼见为实。"

毛熊专家们传阅着模型,小声用俄语讨论着。陈樾注意到其中一位头发全白的老专家特别认真地检查着每一个细节,还用放大镜观察了螺旋桨的构造。

"听说你们还独立研制了千吨级龙门吊?"一位身材魁梧的毛熊重工业专家质疑道,"这在我们毛熊也是重大技术突破。"

"是的,"陈樾点点头,"目前已经在大连造船厂投入使用三个月,性能稳定。如果贵方有兴趣,也可以安排实地考察。"

会谈持续到深夜十一点。毛熊专家们提出一个个尖锐的技术问题,从空气动力学到结构力学,从材料科学到控制系统。陈樾对答如流,只在谈到某些核心专利技术时,才会巧妙地用"这部分属于我们的专有技术"一带而过。

散会时,那位白发老专家特意走过来,用生硬的中文说:"年轻人,你让我很惊讶。我是伊万·伊万诺维奇·伊万诺夫,莫斯科航空学院教授。"

陈樾礼貌地握了握他布满老茧的手:"久仰大名,您的著作《飞行器结构设计》是我们的教材。"

老教授眼睛一亮,随即压低声音:"明天演示后,我有些专业问题想单独请教。"

第二天清晨,北京西郊的一个秘密试验场戒备森严。陈樾亲自检查着"翼龙2"的每一个部件,确保万无一失。九点整,毛熊代表团的车队准时抵达。

"今天将展示三个科目,"陈樾向观摩的专家们介绍,"首先是5吨标准载荷起飞与巡航,然后是精准空投,最后是复杂气象条件下的返航。"

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翼龙2"平稳升空,很快变成了蓝天中的一个小黑点。毛熊专家们纷纷举起望远镜,有人还架起了专业测距仪。

"飞行高度1500米,速度220公里每小时。"陈樾的助手报告着数据。

当无人机完成了一系列高难度机动后,伊万诺夫教授忍不住赞叹:"太不可思议了!它的转弯半径比我们的产品小30%!"

最精彩的环节是精准空投。只见无人机在预定空域打开舱门,将一个标靶准确地投放在半径不足5米的靶心位置。观礼台上爆发出一阵掌声。

"这精度足够用于军事打击了。"一位毛熊军官小声对同伴说。

演示结束后,毛熊专家们立刻围住了降落的无人机,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仔细检查着每一个部件。有人拍照,有人素描,还有人取出小本子疯狂记录。陈樾站在一旁,嘴角微微上扬——他知道,这场技术展示已经成功了。

十月底,毛熊代表团转赴大连。站在巨大的龙门吊下,这些见多识广的专家们也不禁发出阵阵惊叹。

"看这个桁架结构设计!"一位毛熊重型机械专家仰着头,脖子都快折断了,"比我们的方案节省了15%的钢材,但承重能力反而更强!"

参观过程中,陈樾注意到几位毛熊专家一直在交头接耳,还不时用警惕的目光扫视四周。他悄悄提醒安保人员加强戒备,防止技术泄密。

当晚的欢迎宴会上,气

最新小说: 仙门赘婿:道侣女帝逼我纳妾 婚礼上被绿,她转身嫁最帅的英雄 占星家忽悠着你 重生七零:我脑海里有座武器库! 通感绝嗣京少,小孕雀带崽瞒不住了! 我根正苗红,你们也敢欺负? 五色年华 小医生踏星途 末世种田求生:捡个崽崽开农场 郎君他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