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052型驱逐舰(2 / 3)

型..."她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精致的木模,舰艏呈独特的S型曲线,"水槽测试显示能减少8%的兴波阻力。"

陈樾眼前一亮,接过模型仔细端详:"漂亮!这个设计值得..."他的话被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打断。

"陈总,鞍钢的电话!"秘书在门口喊道。

陈樾快步走出会议室,听筒里传来兴奋的声音:"陈总工!921A钢第一批轧制成功了!性能完全达标!"

回到会议室,陈樾宣布了这个好消息,设计室里爆发出欢呼声。张振华偷偷抹了抹眼角,被陈樾看在眼里。他知道,对这些经历过用渔船改装炮舰的老一辈来说,能用自己的特种钢造军舰,是多么不易。

1961年8月,盛夏的大连热浪滚滚。船厂试验池里,一艘1:20的模型正在进行阻力测试。陈樾和专家们挤在闷热的监控室里,汗水浸透了的确良衬衫,却没人舍得离开。

"32节...33节...34节!"技术员的声音因激动而变调,"还在加速!"

水槽中的舰模如利剑劈波,尾流形成漂亮的扇形。王教授突然抓起计算尺,在记录本上疯狂演算:"这个速度...比毛熊''科特林''级快了整整4节!"

"别高兴太早。"陈樾擦了擦额头的汗水,从军用挎包里取出一个铁皮盒子,"还要测试武器平台稳定性。这是我让哈军工特制的微型振动传感器。"

接下来的测试更加严苛。当模拟火炮齐射时,陈樾蹲在模型旁,目不转睛地盯着示波器上的波形:"第三号传感器振幅超标,需要加强这里的舱壁结构。"

夜幕降临,测试暂告段落。陈樾和团队围坐在船厂食堂,就着咸鱼和馒头讨论改进方案。苏梅突然指着陈樾的饭盒:"陈总,您怎么..."

陈樾这才发现自己的馒头一口没动,已经凉透了。他不好意思地笑笑:"想问题入神了。"说着掏出笔记本,上面画满了各种改进草图。

九月的暴雨来得突然。陈樾冒雨跑进设计室,浑身湿透却顾不上换衣服,径直走向绘图板。他盯着相控阵雷达基座图纸已经两个小时了,铅笔在手中转了一圈又一圈。

"系统,调出''诺顿海峡''号的扫描数据。"他在脑海中命令。

【正在投影A/SP-59雷达基座三维模型...注意,本系统检测到原设计存在散热缺陷,建议采用蜂窝式冷却管道...】

陈樾眼睛一亮,铅笔在图纸上飞速移动。就在这时,门被轻轻推开,张振华端着两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走了进来,面条上还卧着荷包蛋。

"就知道您还在忙。"老设计师把面条放在桌上,瞥了一眼图纸,"哟,这冷却管道布局...妙啊!比老鹰酱的设计合理多了!"

两人边吃边讨论,面条吃完时,图纸上已经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标注。张振华揉着发酸的眼睛,突然问道:"陈总,您这些想法...都是从哪来的?"

窗外的雨声忽然变大,陈樾望着玻璃上蜿蜒的水痕,轻声道:"张工,您还记得1943年在黄海的那场海战吗?"

老人的眼神瞬间黯淡下来:"怎么不记得...我们的炮舰连倭国人的驱逐舰都追不上..."

"所以现在,"陈樾握紧拳头,"我们要造出能让后人骄傲的战舰。"

1961年10月1日,国庆节。大连造船厂挂满了彩旗和灯笼,但设计大楼里依然灯火通明。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设计团队迎来了里程碑时刻——长达8米的总体布置图在会议桌上徐徐展开,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图纸上的每一个线条都凝聚着无数个不眠之夜,每一处标注都饱含着心血。

"我提议,"张振华声音哽咽,"命名为''052型驱逐舰'',向国庆献礼!"

掌声经久不息。陈樾站在图纸前,仿佛已经看到这艘战舰劈波斩浪的雄姿。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关键部位:借鉴鹰酱战舰但更加流线型的舰体、融合中苏优点的武器布局、独一无二的相控阵雷达系统...

"同志们,"他深吸一口气,"接下来才是最艰难的部分——建造。但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能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把这艘战舰完美地造出来!"

11月初,大连造船厂的船台上,第一块龙骨钢板被吊装到位。陈樾戴着印有"安全生产"字样的黄色安全帽,和工人们一起见证了历史性时刻。三百吨重的龙门吊发出轰鸣,将第一块特种钢构件缓缓吊起,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蓝光。

"慢点...再往左两公分...好!"陈樾挥舞着指挥旗。当构件精准对接的瞬间,电焊的火花如节日烟花般璀璨绽放。

焊工班长王师傅摘下防护面罩,黝黑的脸上满是自豪:"陈总,这钢材真带劲!焊起来跟绣花似的,又顺又漂亮!"

陈樾笑着递给他一包"大前门":"王师傅,悠着点干,后面还有更难的活儿呢。"

确实,随着建造推进,挑战接踵而至。新型蒸汽轮机的安装遇到麻烦,传动轴对中偏差始终无法达标。陈樾在车间里蹲了三天三夜,工人们轮班休息,他却坚持在现场。最后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用激光

最新小说: 团宠小幼崽飒爆全皇朝 炼化星空1:称霸太阳系 养崽十年成首辅,我手握百亿奖励 莫测!命中注定就是你 踹掉渣男后,大佬疯狂诱哄求上位 和宿敌中了情蛊后 风流债(女尊) 东北诡异实录 我靠生死借贷系统横扫修仙界 爱上隔壁俏寡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