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白象战略决策(1 / 3)

1962年1月8日,四九城总参谋部作战会议室。

陈樾裹紧军大衣,跟着警卫员穿过三道岗哨。推开那扇包着铁皮的橡木门时,扑面而来的烟味让他眯起了眼睛。会议室里已经坐了二十多人,长条会议桌上铺着巨幅藏南地区地形图,几个沙盘摆在角落,上面插满了红蓝两色的小旗。

"陈樾同志来了。"总参谋长从地图前抬起头,向他招手,"坐这边。"

陈樾注意到自己的座位牌被安排在军事专家和外交专家之间,对面是几位头发花白的老将军。他刚坐下,就听见身旁的外交部王司长正在低声说:"...还是应该请苏联同志斡旋..."

"斡旋个屁!"对面一位满脸伤疤的老将军拍案而起,茶杯里的水溅在桌布上,"白象都骑到咱们脖子上了!"他指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蓝色标记,"看看,他们在藏南建了43个据点,最近的距离咱们哨所只有500米!"

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剑拔弩张。陈樾悄悄打量着与会者——有穿军装的,有穿中山装的,还有几个穿藏袍的地方干部。所有人都面色凝重,眼袋发青,显然这场争论已经持续了很久。

"同志们,冷静。"总参谋长敲了敲桌面,"今天就是要集思广益,拿出个稳妥方案来。"

接下来两小时,各种意见激烈交锋。外交部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西藏工委的同志汇报了边境牧民被驱赶的情况;几位将军则展示了精心准备的作战计划,沙盘上的红色箭头直指达旺和瓦弄。

陈樾一直沉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直到总参谋长点他的名:"陈樾同志,你在军工和战略方面都有独到见解,说说你的看法?"

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二十多双眼睛齐刷刷看向他,有期待的,有怀疑的,还有几道明显带着审视的目光。陈樾感到喉咙发紧,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借机在脑海中快速调出科技系统中的边境地图和历史资料。

"我...我基本同意军方的作战方案。"他声音有些发涩,但很快变得坚定,"但建议增加一个关键步骤——先在西里古里走廊部署部队。"

"西里古里?"一位参谋皱眉,"那不是东巴巴羊旁边的狭窄地带吗?距离主战场几百公里呢。"

陈樾站起身,走到地图前。他的手指沿着那条细如鸡脖子的地带划过:"这里是连接白象东北部和本土的唯一陆路通道,最窄处只有21公里。"他转身面对众人,"如果我们在这里驻军,开战后迅速切断它,白象东北部的军队就会成为瓮中之鳖。"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声议论。老将军眼睛一亮,但外交部的王司长立刻反对:"这等于开辟第二战场,冲突规模会失控!"

"恰恰相反。"陈樾的声音沉稳下来,"这是控制规模的最佳方式。白象政府比我们更清楚西里古里的战略价值,一旦这里受到威胁,他们很快就会寻求和谈。"

总参谋长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有道理...继续说。"

陈樾深吸一口气,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到了:"还有两点建议。第一,不能追求速战速决,要给白象足够的时间感受疼痛;第二..."他停顿了一下,"必须趁这次机会,彻底解决克什米尔归属问题,不能留下领土争议。"

这句话像一颗炸弹,会议室瞬间炸开了锅。一位戴眼镜的外交官猛地站起来:"这太激进了!会引发国际社会..."

"恰恰是现在不做,以后更麻烦!"陈樾提高音量,这是他第一次在高层会议上如此强硬,"克什米尔问题拖得越久,对巴巴羊越不利,对我们西部边境的稳定也越不利!"

争论持续到深夜。窗外的雪越下越大,会议室里的烟灰缸已经堆满了烟头。陈樾的太阳穴突突直跳,科技系统不断在脑海中闪现各种历史数据和军事分析,支撑着他的论点。

凌晨两点,总参谋长终于拍板:"综合各方意见,形成如下方案:一、继续外交努力;二、立即向西里古里方向秘密调动两个师;三、作战准备按原计划进行;四、关于克什米尔问题,另设专题研究。"

散会后,陈樾被单独留了下来。总参谋长递给他一支烟:"小陈啊,你今天提的建议...很有战略眼光。特别是西里古里这点,我们参谋部竟然没人想到。"

陈樾接过烟,手指微微发抖:"首长过奖了。我只是...站在白象人的角度想了想他们最怕什么。"

"嗯。"总参谋长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你那个克什米尔的提议,上面很感兴趣。准备一份详细报告,三天后直接交给我。"

走出总参大楼时,天已经蒙蒙亮。陈樾站在台阶上,看着纷纷扬扬的雪花,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迅速消散。他知道,自己刚才的几句话,可能已经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1962年1月15日,奉天兵工厂。

陈樾裹着军大衣,在零下二十度的严寒中视察新式装备高原适应性测试。远处的雪地里,十几辆"猫猫车"正在进行爬坡测试,柴油发动机的轰鸣声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

"陈总!"工程师老赵小跑过来,脸上冻得通红,"测试结果比预期好!在海拔450

最新小说: 莫测!命中注定就是你 东北诡异实录 炼化星空1:称霸太阳系 风流债(女尊) 踹掉渣男后,大佬疯狂诱哄求上位 和宿敌中了情蛊后 爱上隔壁俏寡妇 养崽十年成首辅,我手握百亿奖励 团宠小幼崽飒爆全皇朝 天梯第一她不是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