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东南亚军火贸易2(2 / 2)

日夜不停地运转。冲压车间的噪音震得地面发颤,新来的女工小翠不得不往耳朵里塞棉花,她的耳垂已经因为长期压迫而发红。她负责检查AK-47的枪管膛线,每天要经手三百多根,手指被金属磨得粗糙不堪。

"第七根不合格。"她对质检员喊道,把一根内壁有瑕疵的枪管扔进废料筐。铁筐已经半满,废品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在车间的角落里回荡。她的工作台上摆着一张全家福,相框玻璃上沾满了指纹。

车间的广播里播放着《歌唱祖国》,但完全被机器的轰鸣淹没。墙上贴着"大干一百天"的标语,红纸已经被机油熏黑了一角,边缘卷曲着。午休时,小翠和工友们蹲在厂房后门吃饭,铝制饭盒里装着土豆炖牛肉,油花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像是液态的黄金。

"听说咱们造的枪都运去猴子了?"小翠小声问道,筷子在饭盒里搅动,把土豆戳成了泥。她的指甲缝里还留着黑色的油渍,怎么洗都洗不掉。

老工人张师傅赶紧"嘘"了一声,指指墙上"不该问的不问"的警示牌,那牌子上的红漆已经开始剥落。但他转身时,小翠分明看见他从工具箱底层摸出个猴子邮票,邮票上的胡志明头像正微笑着,张师傅小心翼翼地把它夹进工作手册里,那本子已经用得卷了边。

1967年7月,中越边境的友谊关口岸,一队挂着云南牌照的卡车正在接受检查。边防战士小赵爬上其中一辆,掀开苫布,下面是整齐码放的木箱,散发着新鲜的松木香,还带着云南山林的气息。

"农机轴承?"小赵狐疑地看着报关单,手指在纸面上摩挲,感受到了纸张的纹理。他的枪带勒在肩膀上,把军装压出了一道明显的痕迹。

带队的干部赶紧递上香烟,烟盒是红塔山的,但里面的烟卷明显更高级:"都是支援猴子兄弟农业建设的。"他的打火机"啪"地窜出火苗,照亮了报关单上鲜红的公章。小赵注意到干部的手表是罕见的苏联制"火箭"牌,表盘上的卫星图案在火光中一闪而过,秒针走动时几乎没有声音。

放行后,车队驶入猴子境内,车轮碾过界碑时微微颠簸了一下。在第一个检查站,木箱被迅速转运到猴子军方的卡车上,搬运工人**的上身布满汗珠。一个猴子军官用刺刀撬开箱子,刀刃与木板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他拿起一支崭新的AK-47,枪身上的防锈油在月光下泛着蓝光,像是涂了一层薄薄的冰。他拉动枪栓,满意的"咔嗒"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脆,惊飞了树上的几只夜莺。

三天后的溪山战役中,鹰酱军海军陆战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火力压制。二等兵汤姆森趴在弹坑里,弹坑边缘的泥土还在往下滑落。他惊恐地发现对面射来的子弹比以往密集了三倍不止,子弹呼啸着从头顶飞过,像是死神的镰刀。

"这不对劲!"他对排长大喊,声音淹没在爆炸声中,他的耳朵已经开始耳鸣,"猴子人哪来这么多AK?"他捡起一枚滚烫的弹壳,底部的生产编号显示是三个月前制造的——按理说这么新的弹药应该还在苏联本土才对。弹壳烫伤了他的手指,但他顾不上疼痛,因为又一波攻击开始了。

华盛顿的五角大楼很快收到了前线报告。中情局的史密斯局长将一份卫星照片摔在桃木会议桌上,照片边缘已经卷曲:"在夏国云南发现了疑似兵工厂的建筑!"照片上模糊的厂房轮廓旁,停着几辆典型的苏联军用卡车,车顶的积雪在红外成像下呈现诡异的蓝色,像是北极光的碎片。

但当鹰酱特使提出抗议时,夏国外交部展示了一整套"农机配件厂"的文件,甚至还有当地报纸关于"支援猴子农业生产"的报道,报纸上的铅字有些模糊,显然是连夜赶印的。记者招待会上,发言人指着墙上巨大的地图说:"难道鹰酱国认为西伯利亚的寒流能绕过夏国直接吹到猴子吗?"这个巧妙的比喻引得在场记者哄堂大笑,闪光灯的光亮像夏夜的闪电一样此起彼伏。

与此同时,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里,勃列日涅夫正听取克格勃的汇报。当他看到夏国生产的AK-47与苏联原厂的对比测试报告时,突然哈哈大笑,假牙在灯光下闪着瓷白的光:"这些夏国人,连我们的枪都能造得一模一样!"他手中的雪茄烟灰掉在地毯上,烧出一个小洞,散发出羊毛燃烧的焦臭味。

窗外,红场上的积雪开始融化,水滴从列宁墓的檐角滴落,像是一个巨大的钟表在走动。而在万里之外的猴子丛林里,夏国制造的子弹正呼啸着穿过潮湿的空气,每一发都带着西伯利亚铁矿的特有气息——那是历史洪流中,两个大国心照不宣的秘密,像是一首无人吟唱却人人知晓的古老歌谣。

最新小说: 团宠小幼崽飒爆全皇朝 枕边规则 [综英美]失忆后去布鲁德海文卖烤串 风流债(女尊) 爱上隔壁俏寡妇 天梯第一她不是精分 失忆后被世仇强娶豪夺了 是嫂嫂又怎样 炼化星空1:称霸太阳系 菟丝花她三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