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池小说 > 其他类型 > 两宋英雄传 > 第十二回 小辽王慕名投梁山 智麟儿兵败奔滁州

第十二回 小辽王慕名投梁山 智麟儿兵败奔滁州(3 / 7)

前因后果细细分说。言罢,二人相对嗟叹不已。

原来这党景言与谢云策,当年在东京汴梁城中曾有过命交情。话说政和八年春闱,谢云策上京应文科试,党景言亦来赴武举场。放榜那日,一个摘得文魁首甲,一个夺得武状元头名,端的是文曲武曲同时降世。道君皇帝大喜,特赐御酒三杯,命二人金阶前把盏相贺。二人一见倾心,当日在紫宸殿前献血为盟,结为异姓兄弟,誓同生死。正是:琼林宴上双星会,虎帐营前两杰逢。

不想后来天降横祸,谢云策父母双双亡故,真个是“屋漏偏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那党景言虽在军中效力,却是个重义气的,常差心腹人暗送银钱相助。直待谢云策往永兴军路投师学艺,两下里方才断了音信。今日在梁山聚义厅前重逢,二人执手相看,各诉别后情由。一个说军中刀剑无眼,征袍常染血;一个道江湖风涛险恶,孤身似飘萍。说到酸楚处,不由虎目含泪,英雄泪亦弹。众头领听得这段前缘,无不抚掌慨叹,皆道:“真乃义气相逢,天教好汉聚首!”正是:&bp;英雄惜英雄,好汉识好汉。

陆丹婷长叹一声,眼中含泪道:“与贤侄一别数年,怎料表兄表嫂竟已作古,闻此噩耗,怎不教人肝肠寸断!后来得知贤侄守孝三载,便往永兴军路学艺。前些时日还常与殷浩哥哥商议,要差人去永兴军寻你,不想天怜相见,今日竟得重逢。”谢云策拱手笑道:“姑姑有所不知。小侄在永兴军路学成武艺后,又盘桓了些时日。其间救下一名女子,后来辞别师门,游历江湖,一路护送那女子回转芒砀山。前番路过济州时,听闻梁山好汉近来做了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二龙山劫囚车,扬州县闹法场,端的威风八面!更打听得姑姑在此担任军师,特来相投,愿执鞭坠镫,效犬马之劳。”此女子究竟何人?后文自有分解。

殷浩捋须笑问道:“云策兄弟,不知这三位好汉是何方豪杰?”谢云策侧身引见道:“这位姓韩,双名昊旭,表字叙康,乃是绥德军人氏。祖上曾与西凉锦马超有些渊源,使得一手好枪法,端的出神入化。在永兴军时与我同师学艺,正是小可的师兄。江湖上的好汉见他枪法狠辣,神出鬼没,都唤他作‘扶风鸱’。”韩昊旭闻声抱拳唱喏,声如洪钟。但见他身长八尺五六,膀阔三停,面如冠玉,目若寒星。腰间悬一副铁胎弓,壶插狼牙箭;背上斜挎三柄透甲标枪,寒光烁烁。端的是威风凛凛,好似天将临凡。

正是:

枪出如龙翻巨浪,马踏似虎震山林。

扶风鸱啸惊天地,西凉血脉显英豪。

有诗赞昊旭道:

玉面狮盔白袍将,单人匹马舞枪术。

杀敌贼阵仓遑逃,破敌立功声名扬。

枪尖锋转无人敌,侠肝义胆勃勃志。

名声响震绥德军,昊旭文武兼双全。

又有小诗赞曰:

绥德豪杰出,昊旭显英华。

马超遗风尚,武艺振华夏。

枪法锐无敌,师承一门夸。

江湖驰骋处,人呼扶风鸱。

勇猛如狂飙,迅猛似疾雷。

扶风展翅飞,啸傲九天开。

矫健步云动,枪尖寒光射。

昊旭名远播,震古烁今哉。

谢云策又引见右边那位好汉:“这位姓沈,名为峻熙,表字子云,籍贯汉中人氏,亦是永兴军同门,乃小可师弟。平日里好穿银盔银甲,使一杆龙胆亮银枪,这沈兄弟胆气过人,曾单枪匹马闯过汉中十八寨,杀得那些强人望风而逃。江湖见他英姿飒爽,都唤他作勇子龙。”沈峻熙上前施礼,但见他身长八尺三四,面如冠玉,目似流星。银盔映日生辉,战袍随风飘舞,腰间悬着青锋剑,手中提着龙胆亮银枪。

正是:

枪挑日月惊神鬼,甲耀星辰动九天。

亮银枪动山河震,子龙再世显威名。

有诗赞峻熙曰:

生于云涌乱世中,忠义双全俱才备。

勇闯敌阵如子龙,三进三出救兄弟。

一身是胆平乱世,手中宝枪定江山。

常胜将军临凡间,峻熙大名响三军。

又有小诗赞曰:

沈氏好儿郎,峻熙闯四方。

银甲裹雄心,亮枪照天光。

赵云魂再现,子龙誉满堂。

勇猛盖群雄,英姿任风浪。

谢云策方欲引见,那女将早已踏步向前,声如清钟,拱手道:“奴家姓谢,小字熙涵,乃是云策家兄同胞妹子。自幼随兄长习弄枪棒,也颇识得些拳脚功夫。因常在江湖上救难扶危,四方好汉见俺使得一手好藤枪,赠个诨名唤作‘筱金花’。”殷浩听罢,击桌赞叹:“端的是巾帼豪杰!不枉了‘筱金花’三字!”众人举目看时,但见这女子生得六尺有余身材,杏眼含威,桃腮带赤,新月眉斜飞入鬓。头上茜红巾帼束发,身披银丝锁子软甲,腰悬一对柳叶绣鸾刀,手中倒提一杆烂银点钢软藤枪。虽为女流,顾盼间自有凛凛英风,伫立处浑如松柏凝霜。

有诗赞这熙涵道:

面若桃霞意气豪,眸如秋水刃光寒。

江湖行走扶危困,烈性从来胜儿男。

枪似银龙得真传,志如桂英

最新小说: 工业大摸底,我的废品站值千亿! 带球上门后,我成陆少心尖宠 当兵发老婆,这个新兵有点猛! 恶毒值爆表后,五个大佬舔来了 转职神厨,随身斩仙飞刀很合理吧? 八零换亲,夫人只想搞钱 御兽:谁还乖乖进化,我直接一步成神! 穿成女仵作,我靠验尸逆天改命 60替嫁:娇妻莫慌,我有空间吃穿不愁 地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