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韩三品:我心难安(1 / 2)

“我…”

短短两分钟的事件,韩三品已经被曹忠的回答堵了三回。

堵得那是干干脆脆。

让韩三品一度有一种想把曹忠直接赶出去的冲动。

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韩三品觉得自己差点破防了。

曹忠这张嘴,什么都敢说。

韩三品甚至害怕自己再拒绝,或者说出什么等待的话来,被曹忠骂两句罕见。

这脾气,比他妈江文还难缠。

所幸还算讲礼貌。

没有直接开喷,韩三品甚至在想,若是他开喷了,嘴得脏成什么样儿?

他想指点指点年轻人,结果年轻人没等他把话说完,给韩三品整的血压都要上来了。

一旁的王红卫更是搞笑,整个人屁股只敢坐半拉,腰笔挺笔挺的,大气都不敢再出一声。

冬天外面冷,屋子里面是暖和的,有暖气。

但是王红卫是真觉得有点刺骨的冰寒。

除了曹忠,另外两个人都不自在。

曹忠一句,鹰不好吗?

给俩人全整无语了。

若说军事上,鹰或许不好,是冒进,但是在电影上,鹰有什么不好?

俩人还真没法回答。

电影,归根结底,不就是个宣传展示的想法吗?

我思想激进一点,拍的电影稍微激进了点,不行?

韩三品不敢说,不能说。

曹忠要拍的这部电影,有什么不好?

影响中日友善,影响外资投入,不用想,这是必然的。

“我们不是朋友。”

电影里面那话,韩三品理解。

但是指不定有什么影响的。

韩三品怕的是自己搞不定。

你曹忠没名,没权,贴脸开大,上面不给你面子,你只能等着。

要是张陈几位要拍,韩三品就不会有什么意见了,因为肯定走得完流程。

你有点能力,背景和资源,《鬼子来了》都能给你过审。

那家伙可不只是骂倭寇,连华夏人里面的一大批,也是跟着骂。

转着圈儿骂。

所以拿了戛纳奖项,照样封禁。

但是人家就是能上映。

不就是因为背后有人能通上天?

曹忠,不行。

你搞这么直白,搞这么直接。

藏都没法藏?

韩三品也得试试才知道行不行。

否则,谁敢给你打保票?

不过对于曹忠的回答,韩三品倒是挺欣赏,挺佩服的。

在他面前,也见过不少的新人导演。

太装。

自视甚高,老觉得自己天下无敌。

宁浩那种,已经是另类。

但曹忠,更厉害。

至少自我定位极度精准,想拍摄《南京照相馆》,甚至不惜把自己定成鹰。

不讲艺术,不说商业,也不聊奖项。

就是四个字,吸引观众。

这尼玛,韩三品脾气都发不出来。

他还真的需要一种这个风格的导演。

他知道的导演,有这种风格的不是没有,大都不懂商业片逻辑和运行。

拍出来的电影格局大,立意高深,就是没票房。

比如张黎,《横空出世》,主旋律电影,票房11万。

这电影,好是好。

可韩三品是断然接受不了一直拍摄这种电影的,

这种电影有其意义,但对于华夏电影的向前向好发展,不是值得纪念之作。

更非华夏电影市场的星火。

而曹忠这个,倒是可行。

主要阻力是,曹忠太年轻,没有经验,无根浮萍。

要是曹忠换个岁数大的,韩三品必定抗住压力,力排众议。

眼见韩三品沉默,曹忠拿出分镜图,持续施压。

“韩总,不要犹豫,我需要你的帮助。

您也需要我的支持,我话如何说,今天屋子里就咱们三个人,传不出六耳。

我也不是要搞什么民族主义,大行民翠。

倭国敢不承认历史,我们就该有人去记录,去刻画历史,吾辈自强,首先就是要摒弃反思。

这部电影,是为了铭记历史,是为了适度减少遗忘。

电影当中我写的那些砖,那些名胜古迹,现在还在他们的八纮一宇塔放置着。

如果连南京七十周年,我还要因为这种类型的剧本和您在这里苦口婆心的劝。

您觉得,华夏态度的传世,还有希望吗?”

韩三品脑瓜子嗡嗡的,曹忠这高度上升的太高了。

比天还高。

曹忠打开书包,递过去那一张张熬夜苦干画出来的分镜头道,

“这是我画的分镜图,韩总看看,您看这些画面,会不会唤起每个华夏人心底的记忆,能不能让人们愿意花那么点钱,去影院看一看?

韩总可以随便想我,也可以完全不用在乎我今天的请求。可华夏电影市场的担子,在您肩上扛着呢,‘华夏电影复兴’这几个字,按理来说轮不到我来说。

但若是这种足够商业叙事,足够情绪全面推开宣传,足够让全华夏观

最新小说: 京潮荼蘼 疯批公主重生后,打遍全京城登基 重生选病秧子当爹,小苦瓜我不当了 我的职业太有个性 横推异界:开局觉醒武侠降神系统 带着大国重器回年代,开局截胡厂花 荒岛活阎王:我成了她们的唯一信仰 寒门天子:开局灾年,我带着全村造反 四嫁帝王,三位前夫坐不住了 入棺活埋?重生嫡女手握空间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