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陈秋铭,尾巴摇得像拨浪鼓,张开嘴哈着气,那模样竟像是在开心地笑。
最后是“金鸡满架”的小联。陈秋铭拿着它朝院子角落的鸡窝走去。还没靠近,鸡鸭鹅们就仿佛感知到了喜庆,立刻“咯咯嘎嘎”地叫嚷起来,声音嘈杂却充满了生机,仿佛在合唱一首迎接新年的欢快歌曲。
剩下了一大堆大大小小、字体各异的“福”字。奶奶摆摆手“行了,剩下的不用你了,你去洗洗手,把大红灯笼和那串彩灯挂上吧。这些福字,我自己来贴。”
陈秋铭依言去洗手。奶奶则端着浆糊盆,拿着福字,开始在房前屋后、屋里屋外忙碌起来。窗户上、水缸上、灶台上、柜子上……甚至拖拉机的轮胎上都贴上了圆润饱满的福字。而且,奶奶特意把每一个福字都倒着贴。
陈秋铭搬来梯子,先在院门两侧挂上了两个硕大的、写着“福”字的红灯笼。然后又爬上梯子,将一串长长的彩色ed灯带,仔细地缠绕在院子里的晾衣绳上,接通电源,彩灯立刻闪烁起五彩的光芒,即便在白天也显得格外喜庆。
他跳下梯子,看着奶奶刚刚倒贴在堂屋门上的一个大福字,笑着打趣“奶奶,福倒了!”
奶奶回过头,脸上洋溢着心满意足的笑容,大声应和“对喽!福到了!”
祖孙俩相视而笑,浓浓的年味和亲情在空气中流淌。
傍晚时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家家户户的灯笼和彩灯逐一亮起,将整个村庄点缀得温暖而梦幻。奶奶端出了一大盆翠绿喷香的韭菜鸡蛋馅——这是陈秋铭最爱吃的饺子馅。
陈秋铭洗净手,围坐到炕桌边,和奶奶一起包饺子。奶奶擀皮儿,他包馅儿,动作默契。奶奶絮絮叨叨地说着街坊四邻的趣事,陈秋铭笑着应和,不时插科打诨,屋里充满了温馨的欢声笑语。
正包着饺子,院里的大白狗突然叫了起来,伴随着熟悉的脚步声和说话声。门帘一掀,叔叔和婶婶提着大包小包的年货走了进来。
“叔叔!婶婶!回来啦!”陈秋铭连忙起身。
“哎!回来了!路上车还挺多!”叔叔笑着放下东西,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嚯,饺子都包上啦!我来我来!”他洗了手,立刻加入包饺子的行列。婶婶则系上围裙,钻进厨房,开始叮叮当当地炒菜。
不一会儿,饺子包好了,整整齐齐地摆放在盖帘上。婶婶的炒菜也陆续出锅红烧鲤鱼寓意年年有余,油炸蚕蛹金黄酥脆,油焖大虾红亮诱人,酱香排骨香气扑鼻……一道道硬菜被端上炕桌,摆得满满当当。
奶奶负责煮饺子,滚开的水咕嘟咕嘟冒着泡,白胖的饺子下进去,翻滚几下就肚皮朝上,熟透了捞出来,热气腾腾,像一个个元宝。
这时,叔叔抱着一大卷沉甸甸的红鞭炮来到院子里,拆开包装,那鲜红的鞭炮像一条长龙。叔叔笑着将鞭炮从院子里一直铺展到院门外,甚至延伸到了马路边上。
“秋铭!出来点炮!”叔叔喊道。
陈秋铭兴奋地跑出去,接过叔叔递来的香。他看着那长长的鞭炮,深吸一口气,大声倒数“三!二!一!新年快乐!”
话音未落,他将香头对准引信。“刺啦”一声,引信迅速燃烧,紧接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炸响开来!“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声音密集如擂鼓,响彻整个村庄,鲜红的纸屑四处飞溅,空气中瞬间弥漫开浓浓的火药香,那声响和光芒仿佛将黑夜都映成了白昼。足足响了四五分钟,鞭炮声才渐渐歇止,地上铺了厚厚一层红纸屑,像是铺就了一条喜庆的红毯。
陈秋铭走进屋里,脸上还带着兴奋的红晕,对着奶奶、叔叔婶婶郑重地说“新年好!祝您们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好!好!新年好!”大人们笑着回应,脸上满是幸福和满足。
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了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电视里,春节联欢晚会也准时开始,欢快的开场歌舞瞬间将节日气氛推向**。大家一边吃着丰盛的年夜饭,一边看着晚会,点评着相声小品的笑点,吐槽着歌舞节目的编排,其乐融融。
吃过晚饭,炕桌上的残羹冷炙还未完全撤下,电视里春晚的歌舞正热闹,陈秋铭靠在温暖的炕头,享受着酒足饭后的慵懒。窗外,零星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更衬得屋内暖意融融。
就在这时,放在炕桌上的手机“嗡嗡”振动起来,屏幕随之亮起。陈秋铭拿过来一看,是“共同进部”的微信群有了新消息。
【金叶子】[@陈秋铭]铭哥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可爱】【撒花】
看着金叶子那活泼跳跃的头像和祝福语,陈秋铭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仿佛能透过屏幕看到那丫头笑嘻嘻的模样。他手指轻点,想着这大过年的,得给这群可爱的班干部们发个红包热闹一下。
他点开红包功能,熟练地输入金额和个数,正准备选择“群聊红包”时,目光扫过金叶子的头像,一个促狭的念头忽然冒了出来。他坏笑一下,手指一划,将发送对象从“群聊”改成了“指定人”,然后单独选中了金叶子的头像。
红包发出!屏幕上赫然显示着一个专属于金叶子的红包封面。
群里瞬间安静了一秒,随即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