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栎阳城后,姬炎骑着獍兽,沿渭河一路西行。渭河如一条自天穹垂落的碧色绸带,浩浩荡荡奔流不息,仿佛携带着远古的传说,永无尽头。
数日漂泊,眼前豁然开朗。大片绿油油的稻谷铺展向远方,宛如浩瀚无边的绿色海洋。清风徐来,稻浪轻涌,层层叠叠漾开温柔的涟漪,仿佛大地正低吟一首悠扬的田园诗篇。
不远处,一位少年悠然横坐于牛背之上,老牛步履沉稳,不紧不慢地向河岸行去。河边已有几个少年协力转动水车,欢快的节奏犹如大地平稳的心跳,水声淙淙,应和着他们的笑语。田埂之间,村民们俯身耕作,汗珠在阳光下闪烁,他们的笑声爽朗清澈,如银铃一般荡漾在田野之中,仿佛成了这天地间最纯粹的音符。
姬炎静静地望着这一切,心中蓦地涌起一阵暖意。他长久以来紧绷的心弦,竟在这一刻悄然松弛。他暗自感叹:“如此山水,如画般秀美;如此人情,如诗般淳厚。这纷扰红尘之中,竟还藏有这般安宁祥和的净土,宛如世外桃源,令人忘却尘俗之累、恩怨之缠。”
这一刻,他仿佛暂时卸下了肩头的重担,融入了这片土地的呼吸之中。
就在这时,村子里忽然传来一阵银铃般的嬉笑声。一群天真烂漫的孩童,宛如林间惊起的小雀,正追逐奔跑、嬉戏打闹,为这宁静村落平添了几分生机。
当他们瞧见姬炎与獍兽时,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顿时睁得圆溜溜的,好奇的光芒宛若星辰闪烁,熠熠生辉。孩子们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吸引力牵引,叽叽喳喳地围拢过来。他们一会儿怯生生地伸手触摸獍兽暗黑色的毛发,一会儿又仰头打量帅气的姬炎。那纯真欢快的笑声,恰似凤鸣初啼,缭绕在风里,竟让姬炎常年冰封的心湖也不自觉漾开一丝暖意。他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一抹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柔和笑意。
就在这时,一位老者步履沉稳、不疾不徐地缓缓走来。他身着一袭素净长衫,虽旧却整洁庄重,通身透着岁月洗礼后的淡泊与从容。皱纹深深镌刻在他的额间与眼角,每一道都仿佛写满了往事与沧桑,静静诉说着村庄悠远的历史。他的目光温和而慈祥,如同春日阳光般缓缓拂过聚拢的孩童,随即轻声开口。那声音并不洪亮,却低沉有力,宛如远钟敲响,自带一股肃穆的威严:“好啦,孩子们,别闹了。快去,帮你家大人们做点正事,莫要扰了客人清静。”
语毕,他缓缓转向姬炎,脸上绽出宽厚如大地般的笑容,温暖而真切。他微微颔首,和蔼地说道:“老夫朱重八,是这朱家村的村正。敢问少侠,因何缘由来我们这小村落?”
姬炎见状,恭敬地行了一礼,态度谦逊而恳切:“小子姬炎,云游四方,偶然途经贵宝地。见此处山清水秀、宁静祥和,宛若世外桃源,一时沉醉其间,不禁驻足欣赏。若有打扰之处,还望老丈海涵。”
朱重八听罢,放声大笑起来。那笑声爽朗豪迈,如秋风扫云,豁达开阔,仿佛能将人心头的一切阴郁尽数吹散。他连连摆手,热情洋溢地说道:“姬少侠既来到此,便是缘分!不如就留下来用顿便饭吧。我们这乡野地方,虽无山珍海味,粗茶淡饭管饱管足,还请少侠莫要嫌弃。”
姬炎原本去意已生,不愿多扰。可朱重八目光炯炯,言辞恳切,那一片赤诚的热意令他难以推却。他心念微转,暗忖:“老丈殷殷相邀,真情难却。若再辞谢,反倒显得不近人情。”于是他展颜一笑,郑重拱手答道:“既然如此,便多谢老丈盛情,小子叨扰了。”
饭后,姬炎倚门而立,望着村民们忙碌却充满生机的身影,心头蓦地一热。这些朴实的人们以最真诚的款待温暖了他这个过客,他又怎能安然受之、无动于衷?一股热流自胸中涌起,他暗下决心:“他们待我以诚,我必以力相报——哪怕只是微薄之力,也须尽我所能。”
于是他不再犹豫,挽起袖子,大步走向田埂,毅然融入这片汗水与笑语交织的劳动之中。他与村民们一同弯腰挥锄,泥土沾衣,日光晒背,却丝毫不觉其苦。反而在这共同的耕耘中,他感到一种久违的踏实与平静,仿佛这片土地也在无声地接纳着他的存在。
夕阳渐沉,如血似火,将天际染成一片瑰丽的橙红,远山如黛,云霞流转,宛如天地间一幅泼墨重彩的画卷。村民们陆续收拾农具,背着装满收获的筐篓,虽步履疲惫,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田埂上传来他们低语轻笑的声音,脚步声沙沙作响,像极了黄昏中最温暖的那首归家谣。
姬静立在村口,暮色为他镀上一层柔光。他望着眼前祥和的一幕,心中泛起阵阵涟漪。那是一种混杂了感激、眷恋与怅惘的情绪——他多么希望时间能在这一刻多停留片刻。然而远方仍在呼唤,命运的征途不容止步。他轻轻掸去衣角的尘土,目光仍流连在那炊烟初起的村落,终于转身,向着苍茫暮色之中独自走去。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而温暖的声音自姬炎身后响起:“姬少侠,不如在村子里歇上一夜,明日再启程,可好?”
姬炎蓦然回首,只见朱重八正迈着稳健的步伐向他走来。夕阳的余晖落在他宽厚的肩膀上,为他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他脸上漾开的笑容,如同冬日里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