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韩破虏三天期限。对赵锋而言,也是缓冲。三天时间。足够他将一座刚刚打下的县城,变成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坚实地盘。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消化。萧破甲死后的第二天清晨。天还未亮,全椒县的校场上便已经站满了人。左边,是臂缠白布。神情悲愤又带着几分茫然的萧破甲旧部,约莫两千余人。右边,则是赵锋从建阳带来的兵丁。精神饱满,队列整齐。八千余人,但其中也只有百十号人,是赵锋的心腹!赵锋一身玄甲,腰悬佩刀,大步走上点将台。他没有说一句废话,冰冷的目光扫过全场。“郑茂!”“末将在!”郑茂大步出列。“将萧将军麾下所有兄弟,以什为单位,全数打散,编入我军各部!”“原伍长、什长官职不变,待遇与我本部老兵等同!”此令一出,萧破甲的旧部中顿时起了一阵骚动。拆分建制,这是收编兵马最狠辣,也最有效的一招。等于是将他们这些抱团的老弟兄彻底揉碎了,撒进一锅更大的粥里。从此以后,再无“萧家军”,只有“赵家军”。一名身材魁梧的都尉忍不住出列,抱拳道:“将军!我等兄弟并肩作战惯了,如此拆分,恐怕战时配合不力……”他的话还没说完,赵锋的目光便已经落在了他的身上。那目光里没有愤怒,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平静。“你叫什么名字?”“末将……周昌。”那都尉被他看得心里发毛。“很好,周昌。”赵锋点点头:“从今日起,你为先锋营副统领,领五百人,归郑茂节制。你手下原来的兄弟,我会给你补齐。现在,还有问题吗?”周昌愣住了。他本以为自己会受到斥责,甚至军法处置,却没想到等来的是一个升官的任命。周昌张了张嘴,看着赵锋那不容置疑的眼神。最终将所有的话都咽了回去,重重一抱拳:“末将,领命!”一个刺头被当众提拔,其余人瞬间没了声音。谁都看得出来,赵锋这是在用雷霆手段整合军队,顺我者昌,逆我者……看看后衙那口还没下葬的棺材就知道了。很快,在郑茂和一众新提拔起来的将校指挥下。两千多名萧家军旧部被迅速拆分,与赵锋的嫡系部队混编在一起。一开始还有些抵触,但当发现身边这些“赵家军”的士卒并没有排挤他们。反而热情地分享着水囊和干粮,聊着家长里短时,那份隔阂便渐渐消融了。解决了内部问题,赵锋立刻开始了第二步:扩张!“传我将令!于全椒、历阳二县,及周边所有村镇,张贴告示,招募新丁!”“凡家有余粮者,可自带粮草入伍,赏银三两!无粮者,入伍即发安家费一两,管饱饭!凡入伍者,其家人可免三年赋税!”告示一出,两县震动。这世道乱世,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者比比皆是。赵锋开出的条件,无疑是巨大的诱惑。仅仅一日,前来应募的青壮便挤满了全椒县衙外的长街。他们大多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眼中却闪烁着对生存的渴望。赵锋亲自站在高台之上,挑选那些体格尚可,眼神坚毅的汉子。“将军,人太多了,怕是无法全部收编。”郑茂站在赵锋身侧,低声提醒。赵锋摆手:“无妨。先挑一万,剩下的登记造册,编入民兵,待日后军资充裕,再行扩充。”他要的不是乌合之众,而是能够迅速形成战斗力的军队。那些被选中的新丁,被立刻打散。每十人编入一个老兵班,由一名老兵担任伍长,负责日常操练和思想灌输。这种以老带新的方式,确保了新兵能最快融入,也有效稀释了老兵抱团的可能。三天之内,一万新兵便已初具规模。他们虽然还未经历战火洗礼,但在老兵的带领下,已能勉强完成队列操练。军队初成,班底的组建便刻不容缓。赵锋召集了所有将领,论功行赏。萧破甲的旧部中,那名被提拔为先锋营副统领的周昌。表现得尤为积极,很快便融入了赵锋的体系。“周昌听令!”“末将在!”周昌大步出列,抱拳躬身。“你忠勇可嘉,此次整合兵马,居功至伟。现升你为先锋营统领,统领全军先锋!”赵锋声音洪亮,掷地有声。周昌闻言,激动得浑身颤抖,猛地单膝跪地:“末将,愿为将军肝脑涂地!”赵锋又将目光转向了郑茂。郑茂是他最信任的心腹,也是他未来军队的支柱。“郑茂!”“末将在!”“你为我亲卫营统领,兼任全军副将,辅佐我掌管军务!”“末将领命!”郑茂眼中闪过一丝激动,随即沉稳地应下。接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