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呼海啸般的“恭迎大王凯旋”。响彻襄阳城外的旷野!赵锋翻身下马。脚步沉稳,径直走向跪在最前方的两人。他没有说任何客套话。只是伸出双手,亲自将夏侯昱和李伯智扶了起来。目光扫过两人。夏侯昱原本还算丰润的脸颊明显消瘦了一圈,眼窝深陷。李伯智更是眼球上布满了细密的血丝,仿佛已经很久没有合过眼。赵锋心中了然,抬手重重地拍了拍两人的肩膀。喉结滚动了一下,最终只吐出两个字。“辛苦。”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不带任何多余的修饰。然而,就是这再寻常不过的两个字。却像一道暖流,瞬间冲垮了夏侯昱和李伯智心中所有的防线。这两个玩弄人心、算计天下的顶尖谋士。在这一刻,眼眶竟不约而同地猛地一热。所有的殚精竭虑,所有的不眠不休,所有的阴谋阳谋。在大王这句“辛苦”面前,都化作了四个字——一切值得。这,便是君臣之间无需言说的默契。“为大王分忧,乃我等分内之事!”两人齐齐躬身,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沙哑。赵锋点了点头。目光越过他们,望向那座已然脱胎换骨的雄城。“进城。”随着王令下达,大军再次开拔。当踏入襄阳城门的那一刻。饶是赵富贵跟赵大牛,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记忆中那座略显陈旧的城池,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宽阔得足以容纳八马并行的青石主道。街道两侧商铺林立,酒旗招展。往来的百姓虽多,却秩序井然。脸上再无昔日的麻木与惶恐。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安定与笑容,连身上的衣衫都整洁了许多。整个襄阳,都变得蓬勃起来!“乖乖……这才几个月,俺咋感觉都不认识这地儿了?”赵大牛瞪大了眼睛。像个刚进城的土包子,四处张望。在他离开前,襄阳城还在不断修缮。所以现在的襄阳城与之前相比,说是句翻天覆地也不为过!.......是夜,王府书房。烛火通明,气氛肃穆。夏侯昱与李伯智分立两侧。将赵锋离开这数月间的所有政务,一一详细禀报。“……如今,淮阳、九江、广陵三郡之地,钱粮储备已足够支撑三十万大军一年之用。”“新募之兵二十万,已完成初步操练,分派至各郡县。”“……依照大王之意,新修律法已颁行各地,简化税制,严惩贪腐,豪强士绅再不敢肆意妄为。”官员任免,军队扩编,律法修订……每一项事务,都处理得井井有条,甚至超出了赵锋最初的预期。汇报完毕。李伯智从袖中取出一份用锦缎包裹的牛皮纸,双手呈上。“大王,此乃封王大典的最终流程,请您过目。”赵锋接过。从祭祀天地、校场阅兵、登基称王,再到大封群臣。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透着一股开国王朝的恢宏气象。赵锋看完,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将牛皮纸递还给李伯智,沉声道:“再加一条。修一份王诏,用最快的速度传告天下!”李伯智与夏侯昱神情一凛,躬身听令。只听赵锋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在书房中回荡。“诏告天下,方外蛮夷之国扶桑,不敬天威,犯我疆土,已被我大楚王师所灭!”“其国土,尽归我大楚,设为东瀛郡!”“犯我大楚者,虽远必诛!”“另,昭告大乾各郡,八月初五,秋分之日,孤将于襄阳登基,正式称王!”......翌日。大楚王令传遍九郡!亦传遍整个天下!【大楚王令】奉天承运,大王诏曰:蛮夷之国扶桑,孤悬海外,不服王化,屡犯边境,荼毒吾民。孤亲率王师,跨海远征,已于月前尽灭其国,斩其君主,俘其万民。天道好还,华夏有灵。自今日起,扶桑之地,尽为焦土,更名东瀛,划为郡县,永为我大楚之疆土!此役,告天下:犯我大楚天威者,虽远必诛!兹定于八月初五,秋分之日,孤将于襄阳筑坛祭天,登基称王,以安万民之心,以定社稷之本。钦此!……两天后。赖小五风尘仆仆地赶到了襄阳。当这个在海上叱咤风云的“龙王”。看到襄阳城那高耸的城墙和川流不息的人群时,整个人都懵了。“我的乖乖……这……这城墙比俺们船上的桅杆还高!”赵大牛奉命来接他,看着他那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一把揽住他的肩膀,哈哈大笑:“走,小五,哥带你去见识见识啥叫都城!”于是,接下来几天,襄阳城的街头便多了一道奇特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