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砚盯着手机屏幕上那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指尖在冰凉的玻璃屏上顿了顿。短信内容简短得有些诡异:“想知道十年前青山技校那场火灾的真相吗?今夜子时,学校后门见。别带任何人,否则你永远别想解开谜团。”
窗外的雨下得正密,豆大的雨点砸在窗户上,发出&bp;“噼里啪啦”&bp;的声响,像是有人在外面急促地叩门。林砚皱了皱眉,青山技校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那是一座位于城市郊区的废弃技校,十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吞噬了大半个校园,据说当时有三名学生和一名老师没能逃出来,从那以后,关于青山技校的诡异传说就从未断过。有人说在深夜路过时看到过教学楼里有黑影晃动,还有人说听到过女生宿舍传来断断续续的哭声,更有甚者,说曾经有探险者进去后就再也没出来过。
林砚本身就对这些神秘离奇的事情充满好奇,加上他之前一直在调查十年前那场火灾的疑点&bp;——&bp;官方通报说火灾是由电路老化引起的,但他偶然间得到的一份当时的消防记录却显示,火灾现场检测出了助燃剂的成分。这份记录让他怀疑那场火灾并非意外,只是一直没有找到更多线索。现在,这条突如其来的短信,无疑像是一把钥匙,似乎能打开通往真相的大门。
他犹豫了片刻,不是因为害怕,而是担心这是一个陷阱。但一想到那场火灾背后可能隐藏的秘密,以及那些可能枉死的人,他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他起身从衣柜里拿出一件黑色的冲锋衣,又找了手电筒、多功能军刀、打火机等物品塞进背包,最后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半了。
“该出发了。”&bp;林砚低声对自己说,拿起手机和背包,轻轻带上门,融入了外面的雨夜之中。
林砚骑着摩托车,在雨夜里行驶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来到了青山技校附近。这里远离市区,周围一片荒芜,只有几盏孤零零的路灯在雨雾中散发着微弱的光芒。青山技校的校门早已破败不堪,锈迹斑斑的铁门歪斜地挂在门框上,上面缠绕着密密麻麻的藤蔓,像是一道道狰狞的伤疤。
他将摩托车停在路边的隐蔽处,背起背包,深吸了一口气,朝着学校后门走去。后门比正门更加破旧,门板上布满了裂痕,还贴着几张早已褪色的封条。林砚小心翼翼地推开后门,“吱呀”&bp;一声刺耳的声响在寂静的雨夜里显得格外突兀,他不禁屏住了呼吸,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校园里一片狼藉,杂草丛生,没过了膝盖,枯黄的树叶和垃圾散落在地上,被雨水浸泡后散发出一股难闻的霉味。教学楼矗立在校园的中央,黑乎乎的窗口像是一双双空洞的眼睛,正死死地盯着他这个不速之客。林砚打开手电筒,光柱在黑暗中穿梭,照亮了眼前的道路。
他朝着教学楼走去,每走一步,脚下都会发出&bp;“咯吱咯吱”&bp;的声响,仿佛随时都会陷入这片荒芜之中。走到教学楼门口,他发现大门是虚掩着的,轻轻一推就开了。里面弥漫着一股浓重的灰尘味和焦糊味,那是十年前火灾留下的痕迹。
手电筒的光柱在教学楼里扫过,墙壁上布满了黑色的烟熏痕迹,有些地方的墙皮已经脱落,露出了里面的砖块。教室里的桌椅东倒西歪,黑板上还残留着一些模糊的字迹,像是有人在火灾发生前还在上课。林砚走进一间教室,仔细地查看起来,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
突然,他的手电筒光柱照到了墙角的一个东西,那是一个破旧的日记本。他走过去,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捡起日记本。日记本的封面已经被烧毁了一部分,里面的纸张也有些泛黄,但还能看清上面的字迹。他翻开日记本,上面记录的是一个名叫苏晓的女生的日常生活,字里行间充满了青春的气息。然而,当他翻到最后几页时,字迹变得潦草起来,内容也变得诡异。
“今天我在实验室里看到了一个奇怪的人,他穿着白色的大褂,戴着口罩,手里拿着一个奇怪的瓶子,里面装着红色的液体,看起来很吓人。”
“老师好像在隐瞒什么,我问他关于那个红色液体的事情,他却凶巴巴地让我别多管闲事。”
“我感觉学校里有一股诡异的气息,晚上总是能听到奇怪的声音,我好害怕,我想离开这里。”
“他们来了,他们要带我走,我不想去……”
最后一页的字迹戛然而止,像是写字的人突然遇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林砚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苏晓是谁?她口中的&bp;“他们”&bp;又是谁?那个奇怪的瓶子和红色液体又是什么?一连串的疑问在他脑海中浮现。
就在这时,教学楼里突然传来了一阵&bp;“滴答滴答”&bp;的声音,像是水滴落在地上的声音,但又比水滴声更加沉重。林砚立刻关掉手电筒,屏住呼吸,靠在墙壁上,仔细地听着声音的来源。声音是从教学楼的二楼传来的,而且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他握紧了手中的多功能军刀,慢慢地朝着楼梯口挪动。当他走到楼梯口时,声音突然停止了。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一步一步地朝着二楼走去。二楼的景象比一楼更加破败,走廊里的天花板已经塌了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