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暖泉峰下来,空中已经飘起雪花。
陈绍下令往夏州而去。
三姐妹留在了银州,陈绍直接骑马,和亲卫们一道前往夏州。
张觉死了。
得到这个消息,陈绍就知道女真离动手不远。
大宋这步棋下的实在是太臭,你要么就从一开始不接受张觉,要么就死保他到底。
先接受人家以平洲全土来降,封了节度使,却在女真攻打平州的时候袖手旁观。
派人去接了张觉入燕京,却在女真索要时候杀了张觉献上人头。
如此一来,燕地人心,恐怕已经尽失。
燕山府如今最大的武将郭药师,和张觉都是旧日大辽武将,同是降宋,看到张觉的下场,他能不起异心?
从暖泉峰到夏州,一路上兵马络绎不绝,看来李孝忠的嗅觉同样敏锐。
夏州的马匹,类似蒙古马,个头不大,但是耐力很强。
还有一些骡马、驮马,沿途不断运送物资。
夏州兵里,很多都是原本的大辽子民,但是这些人复仇的心思不强,反而十分畏惧再次与女真接战。
契丹这一败,败的实在是太崩裂了,以至于辽人大多患上了女真恐惧症。
这一点陈绍早就知道,他经常派人收集底下人的想法。
不过夏州本部兵马,倒是和银州兵差不多。
陈绍来到夏州城外,在五羊岭遇到了李孝忠。
“节帅,你怎么来了!”
陈绍笑道:“早就派人去通报,看来你没在城里待啊。”
李孝忠也大笑起来,“刚从黑山回来。”
黑山镇距离夏州还很远,难怪他没有收到自己要来的消息,看来回夏州之后,李孝忠是马不停蹄,根本就没回城。
他和陈绍不光想法很类似,行动也很像,都是在战前不断巡视,查缺补漏。
两人在五羊岭东侧的路边坐下,大虎则在一旁点燃了一堆篝火,时不时添几根木棍。
各人的脸上被火光映的,都红扑扑的仿佛多了几分血色。
李孝忠盘腿坐下,“节帅,据我估算,咱们的粮草恐怕支撑不到明年秋收。”
陈绍点了点头,这一点他早就发现了,不是陈绍手下不事生产,也不是他不努力屯粮,实在是地盘上耕种土地有限。
给自己一个荆湖或者关陇,亦或是是河北,都足够吃的。陈绍出兵的方向上,基本没有什么粮产区,搞不好还要添一点进去。
“女真鞑子人本来就少,他们的仆从军都很少能领到军饷,全靠抢掠。而且这次童贯赎买燕京,白给了他们不下两百万石的江南漕粮.”
听到这个,陈绍就头疼,光是宣和四年那次,一下就给了一百六十万石。
童贯啊童贯.
我上早八!
大宋有粮食,但是都花到了不该花的地方,汴梁一个地方,就吃光了大宋近乎一小半的粮食。
陈绍说道:“一旦开战,我预计河北坚持不了多久,因为大宋派出的蔡攸,正在河北、河东宣抚,此人是个十足的草包,而且又蠢又坏。”
“放他在河北,破坏力可比一万女真兵马,说不定没等开打,就把河北百姓逼得造反了。”
李孝忠看了陈绍一眼,火光倒映在两人的眼中,让他们的眼神都显得有些神秘。
陈绍似乎感觉到了他的目光,抬起头来,朝着他微微点头。
两人心照不宣,没有继续说话。
战端一旦开启,就不能再任由大宋继续它的骚操作,干一些仇者快亲者痛的事来了。
自己这些人,在朔州到云州附近打,节帅则要进入一个完全不同的战场了。
那里没有硝烟,没有刀剑,但是也很凶险。
“打吧,你带着他们在前面安心打,我保证给你们一口吃的。”
其实开打之后,好处也有很多,可以解决定难军内部,多少存在的民族矛盾、地区稳定、将士们建功心切等等问题。
还有就是陈绍一直在囤积物资备战,若是再不开战,这些箭矢、火药、战马、药物.都有保存和维护的花销。
养着十万战兵,是个什么概念?花钱真就如流水一般。
赶紧用它们换来利益,才是真的。
陈绍站起身来,说道:“你在夏州,把这些辽人组织一番,我们打朔州、应州这些地方,还可以说是恢复华夏故土。可再往北,最好是有一个大义名分,所谓师出有名。”
李孝忠点头道:“就把夏州的契丹人组织起来,成立一支复辽军,专门往北打。”
“复辽军这名字好啊.”
复辽这两个字,好就好在,辽国已复不起来了。而且往北打的话,可能会很艰难,但真的有用,因为在这些地方,很多部落都还奉大辽为正统……
耶律延禧几次被打光,都能组织起来反攻就是例子。
漫天的雪花飘飘洒洒,眼看宣和五年,即将过去。
陈绍看向东边。
至于辎重问题,自己或许,该带着灵武军,去和汴梁那些人好好交往一番了。
随着战争的继续,陈绍的兵马还会增加,定难军的兵源太充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