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后位
御医躬身退下,陆憬越过屏风时,榻上的顾宁熙已醒。她面颊稍稍恢复了些气色,拥衾靠在软枕上。陆憬于榻旁坐下,一阵沉默中,顾宁熙先开口:“我确实在服避子汤。“她对上陆憬的目光,“我以为陛下知晓。”
起初抓药时她分了好几副药方,后来囤了一批能久存的药材,渐渐地每月只新抓几味药便可。
避子汤一月喝三副,每一副都要价不菲。她都是支了昭王府的银两,药材过明账,陆憬一查便知。
然自从将令牌给了顾宁熙,陆憬从未过问过银钱使在了何处,都是由得她随意支取。
似是阴错阳差才有的误会,陆憬道:“每月回府的那几日,你便喝了此药?”顾宁熙没有否认。
“你从哪里得来的?”
“我向长姊借的。”
“药方在何处?”
“家中。”
陆憬便命人即刻去取来,又道:“睡会儿罢,晚些不必去御书房了。”他起身,少顷,顾宁熙听见殿门合上的声响。殿中暗下来,顾宁熙指间无意识攥着锦被。其实本来便难以长久相瞒,只不过最近的半年她一直在外巡视。没有想到会是在这样的情境下被戳破此事,着实有些糟糕。从御书房到兴宁坊的院落,薄薄的一纸药方很快被取回。李御医细细查看过那方子,的确是京都世家间常用的避子药方。“可会伤身?"陆憬先问了一句。<1
李太医拱手道:“禀陛下,此方药性温和,再辅之以良药,于身体并无大碍。况且顾大人只用了数月,又尚年轻。"他没有将话说死,“但毕竟是药三分毒,天长日久喝着难免会有些影响。”
避子汤寒凉,其中有好几味药材都与他为顾大人开的补药相克,因而顾大人服用后会感到不适。
李太医在宫中侍奉了几十年,医术有口皆碑,对人情的把握更是练达。避子汤一事一看便知并非陛下的意思,他也着实不解。如今后宫空悬,以陛下对廊大人的宠爱,保不齐顾大人诞下的就是嫡长子,未来的天子。怎么顾大人还反其道而行之?
李太医不敢多嘴,得了退下的吩咐,忙忙便退出殿中。桌案上那张避子的药方保存精心,字迹娟秀,分外刺目。陆憬指腹叩于药方一角,隐瞒吗?当然是。太医开方之前,不可能不问过元乐用药的忌讳。她只字未吐露,两副药方药性相冲,才会导致眼下的不适。
为了瞒住避子汤,她连自己的身体都不顾。孙敬小心翼翼奉了茶盏,将说辞斟酌了许久。他道:“李太医说了此方对顾大人无碍,陛下也切莫与她动怒。陛下与顾大人间到底未过明路,顾大人多考虑这一层在情理中。”以孙敬的身份也不敢多劝,陛下登基已有一年,膝下是该有皇子以固国本了。
陛下和顾大人之间,总该有个说法才是。
月明星稀,这一晚瑞和殿中早早便安置下来。顾宁熙身体不适,陆憬今夜自然不会再动她。二人同床共眠,分明靠得极近,无形中却又像有一层隔膜。秋夜里有了几分凉意,白日之事须得解决。陆憬的语气不容置喙:“以后那药不许再用。”顾宁熙望窗格外清冷的月光,她的身体,连她自己都做不了主。“……好。”
她没有问他若是有孕该如何,一旦到了那一步,她必定要被他纳入宫中,再无选择。
她合了眸,久久没有入睡。
翌日顾宁熙便以身体不适为由,向吏部告了三日病假在府中,没有再入宫。沁兰院中,宣平侯午间在此用膳。
他道:“好端端的,是哪里不舒服,可让大夫看过了?”他语气中是为父的关怀,顾宁熙握了银箸:“前些日子忙于验收弘农渠,累着了而已。”
“多休息一段也好。"孟夫人见女儿神情有异,吩咐侍女为她盛了补汤。朝事辛苦,她当然心疼女儿,巴不得她能清闲些。宣平侯沉吟,大晋上下兴修水利,工部、户部的官员多得重用。陛下对宁熙与众不同,分明就有一条捷径摆在她面前。以侯府嫡女的身份嫁入宫中为后,又何必在前朝熬资历。
孟夫人则交代顾宁熙多用些膳食,一个女儿家要与男子一起共事,精力上总是吃亏些。
顾宁熙垂眸,朝中正是用人之际,四品以上的要职多有出缺。帝王提拔人不拘一格,多的是有才之士一夜间平步青云。她若是男子便好了,此时此刻能心无旁骛专攻于政事,家中还会全力支持她。
当真有了孩子,就算能重返朝堂,也总得三五年之后。朝中情势稳固,哪里还能有她的一席之地。
退了一步,往后步步都要退。
这两日顾宁熙都在家中,宣平侯道:“明日京都有马球赛,你出去散散心也好。“不待顾宁熙推拒,他又道,“你长姊也要去,你正好陪了她。”顾宁婉出嫁在即,若出府游玩有人陪同会更方便些。顿了两息,顾宁熙答应下来。
孟夫人觉得这般安排甚好,便要张罗些点心,好让她们明日带去。连日来都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巳时光景,车驾便候于宣平侯府外。从定下与齐国公府的婚约后,顾宁婉在侯府中行事自由了许多,家中对她几乎是有求必应。
嫡长女高嫁,侯府自然是要捧着的。
顾宁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