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她(1 / 4)

第22章我记得她

去法清寺的路上,左丘锦边骑马边将从小乞儿处得知的消息详细告知钟惟安。

“那个小乞儿经常在柴米巷附近乞讨,农喜儿离家那日她恰好遇见过。据乞儿回忆农喜儿原是往坊市路线的方向走,行至分岔路口,被蹲在路边的乞儿喊住向她乞讨。

农喜儿停下拿铜板时身旁经过一对夫妇,乞儿从两人交谈中得知他们先前长辈生病去法清寺祈福,现下长辈病好于是便要去还愿。之后农喜儿就给了乞儿一个铜板,转道走上了另一条途经法清寺的路。”左丘锦说着说着身边又没了人影,一回头果然看见钟惟安那头犟驴梗着脖子在嚼路边的野草,而钟惟安端正骑在驴背上试图将杏花拉回正途。他叹口气调转马身往回走,无奈说道:“你就不能换匹马?凌雨一天都能骂它数十回,现在宁愿用双脚走都不骑它。”钟惟安见实在拉不回杏花,只好从驴脖挂着的布包中取出一根胡萝卜在它眼前晃了晃,然后钓着它继续往前走,“杏花挺好的,就是聪明了些。”左丘锦瞧着双眼盯胡萝卜都快盯成斗鸡眼的驴,实在瞧不出′聪明'二字。“乞儿与农喜儿站在一处,那对夫妇经过,乞儿能听见两人谈话,农喜儿也肯定听见了。”

钟惟安沉稳说着,他面容温雅、坐姿笔挺,如果忽略手中的胡萝卜和身下滑稽的驴,会显得极为正经。

“农喜儿父亲摔伤了腿,听到那对夫妇的谈话,于是便也想替父亲祈福转道去了法清寺。”

左丘锦点头:“应是这样。”

两人说话间就到了法清寺前,钟惟安将杏花与左丘锦的马绑在了一处,他望着不远处人来人往的寺门,“所以农喜儿是怎么从城东消失,然后死在城南码头?”法清寺座落于外城以东,九年前官家为纪念先皇而建,因时日不算久,所以无论是山门宝殿还是墙宇壁画都依旧簇新。钟惟安和左丘锦径直走向寺内观音殿,农喜儿所求不过是父亲康健,最大可能是来到这座殿内祈拜。

午时之际,观音殿内只有两位妇人跪在蒲团之上闭目祈愿,然后晃动着手中的签筒,在她们上方的观音像庄严而又肃穆地端坐着,观音头戴精美宝冠,慈悲地目光彷佛能洞察世间一切疾苦。

“少卿?”

钟惟安被左丘锦唤回神,收回望向观音像的目光,回过神才发现观音殿内已没有了祈拜之人。

左丘锦喊住来清理香灰的小和尚,两人今日都没有穿公服,因此小和尚也只当两人是过来祈拜的施主,他攀谈道:“观音殿一直是小师傅清扫吗?”小和尚瞧着不过十二三岁,虽疑惑但还是停下来回应地点了点头。左丘锦没再废话打开手中的画像问道:“不知小师傅可曾见过画像上的人?”

小和尚凑近看了几秒,摇了摇头:“每日来这里上香祈福的人很多,记不清了。”

钟惟安试图帮他回忆:“三月十七,约在末时,她孕身明显,身上还背着小包袱。”

“三月十七?”

小和尚先是诧异了声,然后恍然道:“那小僧确实不知,三月十七那日元僧录来寺中巡查,午食后又与住持论经许久,小僧一直在跟前聆听,所以就托了师兄帮忙清扫香灰。”

“小师傅师兄现下在何处?可否为我二人带路?”“这………

钟惟安见他犹豫,便直言了身份,小和尚这才带着两人来到了地藏殿外。地藏殿内人明显比他处多上许多,三人刚到就碰到从里面出来的数人,元僧录走在前方,住持随行在侧。

元僧录是前段时日回朝的元老将军次子元善仁,因自小就患有肺疾,身体孱弱,所以没有走武将之路,现任僧录司僧录一职。几人相遇时元善仁及住持皆露出意外之色,元善仁虚虚对钟惟安行了一礼,见两人都没有穿公服,略迟疑开口:“咳咳吃…开口还未说话,喉间先泛起细碎的刺痒,他佝偻着脊背,手攥着玄色锦帕抵在唇边,然后咳了半天。

元善仁身旁的随从见状拿出一个瓷瓶,取出几粒药让他吞服了下去,他吞下药没多久,逐渐就止住了咳嗽。

元善仁歉意地对众人拱了拱手,才继续问道:“钟少卿与左寺丞是过来上香吗?”

与元善仁等人初见他们的意外之色不同,钟惟安与左丘锦在来的路上已经从小和尚那处得知元善仁今日在法清寺巡查之事。“那倒不是。"钟惟安指了指小和尚,“寻他师兄问些事情。”元善仁瞬间恍然:“原来如此,咳咳…那在下就不耽误钟少卿问话了。”他侧身对身旁住持温声道:“慧能住持今日讲经句句妙谛,吾闻之受益匪浅,盼得下回再听住持妙演法音。”

之后便率先离开了这里。

元善仁走后众人未再寒暄,恰好小和尚师兄当下也在,左丘锦直接表明来意询问对方。

小和尚师兄法号悟真,比小和尚年长许多,看起来约是二十三四的年岁,穿着与小和尚一样的褐色长褂,但脸盘方正、身形五大三粗显得极为壮实。他接过画像看了许久,“我记得她。”

慧能面色悲悯,突然开口道:“阿弥陀佛,悟真,既是钟大人来寻问,想必已非小事,你曾见过画像中的施主,也是一份因果,定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也切莫沾惹诳语!”

最新小说: 让你殉国,你边关屯田什么意思? 这事大小姐怎么说 这婚离不了 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 神金病改拿龙傲天剧本!! 庶族打造指南 [清穿]团宠太子躺平日常 国运修仙:三岁半狗崽崽带飞华夏 退圈摆摊,怎么全网求投喂? 被病弱少爷缠上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