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可能是顶级和田白玉,但略带瑕疵。
最后是那块“致”字的玉片,颜色深绿。一触之下,气息明显杂乱得多,温润中带着点涩感,还夹杂着一些细微的“黑点”似的阻滞感。这大概是品质稍逊的碧玉或俄料。
感受完毕,他再对照《物灵谱》里的描述,竟然**不离十!
“神了!”陈墨白兴奋地一挥拳头。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感觉,实在太棒了!
他小心翼翼地将《物灵谱》的散页重新整理好,用新布包好,和那几块练习玉片一起,藏进了博古斋最隐秘的地方——比藏《斫玉录》和《辨伪杂录》还要小心。
接下来的日子,陈墨白的生活更加充实(忙碌)了。白天在“产业园”继续鹌鹑生涯,晚上回到博古斋,先是打坐修炼《鉴古心经》,然后研读《斫玉录》和《辨伪杂录》,最后再加上《物灵谱》的实践练习。
有时候练得太投入,对着块破瓷片也能琢磨半天,嘴里还念念有词,搞得偶尔来串门的金三钱都用看傻子的眼神瞅他:“小子,魔怔了?跟一块破瓦片较什么劲?”
陈墨白只是嘿嘿傻笑,也不解释。
他知道,这些看似零碎的知识和能力,正在一点点地融会贯通,成为他身体本能的一部分。
而这些,都将是他未来面对秦远山、揭开师门秘密、甚至追寻“璇玑玉魄”真相的底气。
这趟故纸堆里的扒拉,真是歪打正着,捞着了一条深藏不露的大鱼!
“?”前辈,多谢了!您留下的《物灵谱》,小子我,定不让它蒙尘!